標籤:
農產
【大紀元5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台農委會主委李金龍昨天在民進黨中常會報告「台灣農產品開放登陸對我國農業之衝擊與影響」,認為長期來看,將過度依賴中國市場,但中國市場缺乏穩定、透明化的貿易環境,隨時有可能片面採取緊縮措施。
副總統呂秀蓮在會中表示,台東的釋迦到了中國變成「蕃荔枝」,連水果命名都顯現中國本位主義,李金龍則回應已注意到中國對台灣水果有不同的命名;黨內幹部開玩笑說,「台灣水果也要正名」。
李金龍報告時指出,開放台灣農產品登陸有四大衝擊:「短期紓解產銷失衡壓力有限」、「長期對中國市場將過度依賴」、「台灣農業前往中國投資,強化其出口競爭力,將外銷甚至回銷台灣,對我農業造成衝擊」、「中國可能會要求我國依貿易互惠原則,開放目前限制自中國輸入的農產品,或關稅減讓」。他提出四項因應對策:「對中國要求正式諮商」、「對國內農民進行整合」、「建立農產貿易糾紛仲裁機制」、「落實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裁示指出,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政府本應積極協助農產品之產銷,推動農業的長遠發展,但台灣農產品開放登陸,因事涉兩岸關係,更應審慎評估對台灣農業可能的衝擊與影響。
蘇貞昌表示,期待農委會能妥為因應,建立健全、穩定的農業貿易環境,以保障台灣農民權益,確保農業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