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全球葡萄酒市場再起波瀾,包括澳洲、阿根廷、智利和新西蘭等南半球葡萄酒產國,不斷擴張版圖,集結成一股龐大力量,並直接威脅葡萄酒王國─法國的地位。
由於台灣相較其他亞洲國家,不僅對外來文化、新事物接受度高,民間消費能力更是驚人;因此,台灣已成為南半球葡萄酒產國在亞洲地區中,最重要的消費市場與戰略地位。
全球葡萄酒市場向來以「舊世界」(Old World )和「新世界」(New World )作為區隔,前者代表國家為歐陸的法國和意大利、西班牙等,後者則是指美國與南半球產國;不過,來自新世界南半球產國,異軍突起,讓法國等舊世界產國叫苦連天。
尤其,身為舊世界葡萄酒龍頭霸主的法國,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與挑戰!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推廣組織VINEXPO(波爾多酒展 )直言,「受到新世界葡萄酒國的擠壓,在2008年前,法國恐將拱手讓出全球最大葡萄酒市場的寶座。」
在葡萄產量過剩方面,根據外電報導,由於去年葡萄豐收,紅酒產量大增,目前法國葡萄酒業者已準備將2.5億公升的葡萄酒,轉為工業用酒精,其中,至少有2億公升屬於頂級葡萄酒,將蒸餾為工業酒精賤售。
而嚴重威脅法國葡萄酒霸主地位,正是來自美國和南半球的新世界葡萄酒,尤其,南半球葡萄酒產國擴張速度更是驚人。
進口葡萄酒商─酩洋國際酒業行銷部主任王玄如表示,以台灣2004年葡萄酒進口量為例,澳洲排名第3、智利第4、阿根廷第7;若以成長率來看,阿根廷高達59%、智利53%、澳洲36%,剛好分居前3名,這顯示南半球新世界葡萄酒成長量不斷擴增中。
被市場稱為「南半球4大酒莊」的西澳洲的曼達岬酒廠(Cape Mentelle )、東澳洲碧匯酒廠(Green Point )、新西蘭雲霧之灣酒廠(Cloudy Bay )和阿根廷的台階酒廠(Terrazas ),目前均屬於酩悅軒尼詩葡萄酒集團(Moet Hennessy )旗下,為何南半球葡萄酒在全球市場如此快速竄起?酩悅軒尼詩經理鄭俐指出,南半球新世界葡萄酒有著極大的進展。
鄭俐分析,與法國相較,南半球除了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外,對釀酒技術的改良更是不遺餘力,不僅受到國際間消費者的高度肯定,並持續改寫世界葡萄酒貿易的市場版圖。
一位葡萄酒代理商直言,法國高級葡萄酒酒質過於濃郁,往往需要數年瓶內熟成才能飲用,不符合現代消費者「即開即飲」消費習性,「試問,有多少人願意買下一瓶葡萄酒,然後苦等7、8年才飲用呢?」因此,他非常看好新世界或南半球葡萄酒的潛力與需求。
此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位南半球葡萄酒酒廠的行銷總監與釀酒師等,頻頻從地球另一端搭機遠赴台灣市場視察,在南半球葡萄酒成功拓展全球市場後,台灣更成為其在亞洲市場的兵家必爭之地。
「對南半球葡萄酒業者來說,台灣民眾的高消費能力,是絕對無法忽視的力量。」阿根廷的卡帝納.沙巴達酒廠(CATENAZAPATA )出口部經理傑夫(Jeff Mausbach )說,以阿根廷葡萄酒在亞洲市場的進口量為例,台灣超越日本、南韓、中國等,位居第1名。
對於近年來,南半球葡萄酒商頻頻來台叩關,傑夫說,台灣經濟一直穩定成長,葡萄酒消費量更是不斷上揚,是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因為在這裡的銷售成績好壞,直接影響到整體亞洲成績,沒有葡萄酒業者敢忽視台灣這個重要市場。
南半球四季時序與北半球剛好相反,現在正是南半球葡萄豐收季節。尤其,南半球產區的優質酒,已經晉升世界頂級酒的行列,並成為同品種葡萄酒的標竿。(記者王孟倫攝 )
南半球葡萄酒4大優勢
酩悅軒尼詩經理鄭俐提出4項南半球葡萄酒的優勢:
第1、酒質穩定:因為南半球天候穩定,而且沒有舊世界產國的法令與規範的包袱,可以運用灌溉或日照管理等,現代化科技來控制葡萄生長的環境,以維持品質穩定。
第2、沒有年份的風險:相較於舊世界葡萄酒,必須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葡萄酒的年份,新世界國家生產的葡萄酒,若是同一家酒莊的同款酒,每年之間的差距很有限,減少消費者選購時的風險。
第3、價格便宜、物超所值:南半球葡萄酒產國因為技術發達、且品質產量穩定,進而可降低生產成本,直接將好處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第4、品質屢獲國際大獎肯定︰南半球產區的優質酒,已經晉升世界頂級酒的行列,並成為同品種葡萄酒的標竿,例如:南半球4大酒莊所生產的卡本內蘇維濃紅酒(Cabernet Merlot )、席洛紅酒(Shiraz )、蘇維濃白酒(Sauvignon ),去年皆獲得國際酒評比大獎,也推升南半球葡萄酒在國際舞台的競爭力。(記者王孟倫 )
不同觀點–陳春安:好酒仍在法國
〈記者王孟倫╱專訪〉「法國葡萄酒才是真正的王道﹗」儘管來自南半球的新世界葡萄酒全面搶食市場大餅,但台灣最大洋酒進口商─橡木桶洋酒董事長陳春安指出,舊世界葡萄酒擁有悠久歷史與文化,不僅是紅酒愛好者的首選,更堪稱是門藝術,他直言,新世界葡萄酒要迎頭趕上,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陳春安表示,雖然新世界葡萄酒不斷在全球各地拓展版圖,但舊世界歐洲葡萄酒,在亞洲市場仍是遙遙領先,在台灣銷售排名更是獨占鰲頭,光是法國葡萄酒在台灣市佔率就保持在5成左右。
為何獨鍾法國等舊世界葡萄酒,陳春安指出,來自歐陸的法國葡萄酒擁有悠久歷史,是藝術、也是學問,每個酒標的背面都有故事可談,堅持採取傳統耕種與釀造過程,更讓每瓶法國紅酒顯得更加珍貴與尊榮,這也是舊世界葡萄酒儘管價格高,消費者仍願意掏出腰包購買的原因。
陳春安說,葡萄酒和其他酒類不同,品嚐葡萄酒是種情境、一種優雅高尚的生活態度,這是年輕新鮮的新世界酒所無法營造的。
不過,陳春安也坦承,由於台灣消費者喜歡嚐鮮、品味多元化,這讓原本在台灣市佔率就不高的新世界葡萄酒銷售量,有了很大成長空間。
此外,匯率問題更是讓新世界酒如虎添翼,陳春安說,近一兩年來歐元的大幅升值,使得非歐元的新世界葡萄酒,更增加競爭潛力。
陳春安認為,無論是南半球或是美國新世界葡萄酒,憑藉新進釀造技術與創新的行銷手法,的確會影響葡萄酒市場,並擁有一席之地,「但若是想要進一步取代法國,則還要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