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近年來極限運動廣受年輕人歡迎,不過安全問題不可不慎,最近有年輕人因玩極限運動摔跤,本以為只是小傷,沒想到三天後卻病重送醫,原來這一摔,竟摔出了動脈剝離、小腦中風。
這是三軍總醫院接獲的罕見病例,醫師表示,年輕人小腦中風在臨床上並不多見,極限運動並非不能玩,但必須先做好安全防護再進行,如果運動後出現頭痛、噁吐等不適現象,必須及早就醫。
三軍總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良城表示,這名二十二歲男性患者,因為玩極限運動時從腳踏車上摔落,並被腳踏車把手撞擊到左側鎖骨,當時照X光檢查並未發生骨折,本來以為沒事。
不料男子回家之後,卻在三天後逐漸出現頭痛、嘔吐、右側肢體無力等症狀,導致頭暈目眩、寸步難行,到醫院檢查時,醫師一開始研判是腦部外傷,後來才發現,原來三天前那一撞,竟造成椎動脈剝離導致左側小腦、視丘及顳葉梗塞,也就是俗稱的小腦中風。
椎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動脈,患者因為這條動脈受損才引發「遲發性」小腦中風,所幸男子只拖了三天,如果再多拖幾天恐怕會留下嚴重併發症,經過低分子量「肝素」、抗血小板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男子的頭痛、嘔吐症狀緩解,而右側肢體也逐漸恢復正常。
玩極限運動摔傷是家常便飯,不過醫師提醒,除先做好安全防護外,就算當下摔傷身體無恙,幾天後如果感到不適,仍應該保持警覺,一旦症狀有異,應及早就醫治療。
極限運動 安全第一
〔記者王元鴻╱台北報導〕極限運動(Extreme Sports )之所以迷人,在於透過工具的掌握和控制,盡情發揮個人身體潛能,從中得到身心愉悅的滿足感,不過前提是,必須在專業配備和安全的環境下,才能從事極限運動。
極限運動協會秘書長姜志明表示,國內極限運動自2000年以後才比較有組織性的推廣,原本以滑板、直排輪、極限單車為主,駕馭這些工具從事跳躍、翻轉、平衡等活動,相對來說,原本就是一項危險性較高的運動,所以準備工作馬虎不得。
姜志明說,因為極限運動潛在的危險性較高,初學者至少要八個小時學習基本知識,然後不斷練習,而且不是學習進階技術,而是反覆練習跌倒、摔車動作,從練習中知道怎麼摔才能避免受傷,知道「正確的摔法」,是從事極限運動最重要的入門基礎,以極限單車為例,如果單車在空中失控時,選手最基本的反應,必須將單車往身體相反方向推開,避免摔落時身體撞及單車而受傷。
從事極限運動還必須在專業的地點,配備全套護具,並有合格教練指導,極限運動協會推廣時,都會特別強調安全性,體委會在林德福主政時代,曾於各縣市廣設極限運動場地,就是希望青少年到安全的場地玩極限運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