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七日電)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郭正亮(台北市)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表示,目前有一個趨勢,台灣上市公司在中國生產線擴大,已逼近投資不能超過淨值40%上限,有公司考慮要下市。因此,明天財委會將邀請金管會、陸委會與經濟部共同檢討。
郭正亮表示,台灣母公司股價下跌,在香港子公司卻大漲。他引用數據指出,如鴻海在台股跌4.1%,其在香港代工手機的富士通國際卻大漲25%;廣達跌6.8%,晶門科技在港股漲46%;寶成工業跌12.9%,裕元集團在港股漲14%;富邦金跌11.1%,香港港基銀行漲13%。
他說,目前的第一個趨勢是台灣企業轉投資公司不選擇在台灣上市。另一個趨勢是台灣公司在中國生產線擴大,有些已超過淨值的60%,因現行規定台灣企業投資中國不得超過淨值40%,所以有些公司考慮要下市。
郭正亮指出,這種狀況在兩年前還沒這樣嚴重,最近有幾家公司向他反應要在台下市。
針對子公司營運規模壯大,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說,富士通是鴻海將手機代工業務分割出去,到海外設廠,國際板的設立就是要吸引國際公司來台上市。金管會已注意到這種現象,因此讓台灣作為一個母港,設備環境要好,針對企業籌資需要,已跟相關單位溝通,希望台商可回台上市。
另外,賴士葆建議,應該規定台灣母公司的子孫公司股利中一定比例為發放現金股利。郭正亮認為可行,而且不需修法,直接修改相關規定。金管會證期局長吳當傑表示,目前上市櫃公司發放股利政策有揭露規定,但目前無法擴大要求到海外子孫公司。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張花冠(嘉義縣)也指出,如不放寬投資上限,會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應適度考慮放寬限制,以達有效管理,相關部會應繼續溝通。
明天財委會將邀請金管會、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及陸委會等單位報告「兩岸資金流動與台商回台上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