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十九日電〉文藻外語學院新設的傳播藝術學系將於今年八月起招生,培育兼具外語能力及藝術人文素養的傳播人才,將成為南台灣培育大傳人才的新搖籃,最近已完成第一階段高中申請入學招生,競爭激烈,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五。
文藻傳播藝術系今年八月先招收一班,共五十五個名額,第一階段的高中申請入學招生部份已完成,錄取名額只有五位,卻吸引一百一十人報名,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五;第二階段的推薦甄試預計於七月份舉行,將有十五個名額,第三階段聯合登記分發,則有三十五個名額。
傳播藝術系籌備主任黃壬來今天在該校舉行記者會,說明學系特色。他表示,傳播是一門藝術,是綜合人文素養與美感技法的創作歷程;一個良好的廣播或電視節目,則應具備四種特性,即真誠性、藝術性、創造性及教育性。
因此,傳播藝術系的養成教育中,除了訓練學生熟悉大眾傳播領域的知能,也應培養學生具備藝術、創意與外語等人文素養,這也是文藻傳播藝術系的主要特色,與傳統新聞系及大傳系有所區隔。
他說,課程設計上以藝術欣賞與創作、傳播理論與製作、資訊科技應用等專業課程為主體,並輔以全人教育的人文通識課程,以藉由嚴格及紮實訓練,培養出具外語能力及藝術人文素養的廣播節目、電視節目、電子廣告傳播人才。
他指出,為加強學生畢業後競爭優勢,因應台灣平面媒體發展已呈飽和狀態,將特別加強學生同時具備廣播製作、電視製作、電子媒體廣告及數位媒體廣告等專長,同時具備廣播與電視媒體行銷能力,再配合專業實習課程,提昇競爭力。
文藻傳播藝術系課程內容,涵蓋語文、傳播、藝術與通識四大領域,總畢業學分為一百四十個學分,一、二年級以培養學生藝術、語文及人文素養為主,三、四年級則著重在傳播實務訓練,大四並開設畢業專題研究課程,提供學生將所學傳播與藝術知能,整合運用與研究,藉以增加傳播藝術的深度與廣度。
為加強學生外語能力,學生在四年內須修習英文課程三十六個學分作為副修,也可修習第二外語,並且需要通過全民英檢中級考試的畢業門檻,才能畢業。
文藻傳播藝術系的教學設備,包括:電子傳播實習室、教學科技工作站、專業口語表達藝術廳、口語表達訓練室、資訊平台教室、電視攝影棚、電子媒體副控室與剪接室等,以支援理論與實務教學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