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二十七日電)前總統李登輝今天表示,三二六百萬人大遊行這股人民力量必須發揮,要求政府立即全面調整中國政策,且積極推動正名、制憲運動,如擱置正名、制憲,中國只會「軟土深掘」。
他也說:「認同台灣已是趨勢,在中國威嚇下,執政者應跳脫非理性政治干擾,該做的就要做,不能推託責任。」
群策會下午舉辦「從反分裂法的邪惡,談兩岸交流新思維」論壇,邀請總統府國策顧問阮銘、黃天麟、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王塗發等人,談反分裂國家法制定後兩岸經貿與社會交流的危險性。
李登輝總結時表示:台灣的兩岸政策是「交流促和」,中國是「交流促統」,如不正視兩者本質與出發點的不同,政府的中國政策將淪為中國併吞台灣的憑藉。
他說:「如果台灣人民一邊高喊反侵略反併吞,一邊又把資金與技術輸血給中國,將使台灣喪失抗拒能力,全盤調整中國政策已刻不容緩。」
李登輝提出四點呼籲,包括認清「中華民國」的欺騙性與危險性;提高台灣國家認同,以凝聚全民共識;徹底反省,調整「積極開放」政策;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凸顯台灣國家主權。
他認為:唯有積極推動正名、制憲,才能讓世人看清台灣人民追求正常化國家的意志。如果中國以反分裂法恫嚇,台灣因此暫時擱置正名、制憲,中國會進一步軟土深掘,國際會質疑台灣是否真正具有堅定不移的國家意志。
他表示:認同台灣已是既定趨勢,但在中國的威嚇下,政治人物必須展現引領民意的智慧與勇氣,不能看到中國就害怕,也不能在得到官位後,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執政者應跳脫非理性的政治干擾,該做的就要做,不能推託責任。
李登輝說:「必須讓國際社會瞭解,迴避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只會誘使中國侵略併吞台灣。」
為確保台海和平,要把台灣納入國際體系,以國際架構協助處理兩岸歧見,才能解除中國這個不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