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已宣布角逐國民黨主席的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指出,黨費爭議,是黨內法律競合問題,絕非因人設事,無論從法理或情理論,黨主席選舉投票應該讓全體黨員參加,唯有擴大參與,黨才能壯大,且國民黨的改革就應該從此處開始。
對於傳出馬英九陣營要求參與黨主席選舉,就不應該插手任務型國代與年底縣市長選舉提名作業,王金平說,「這在開玩笑!這是黨裡面的制度,有人這麼在意,有人認為跟選舉有關係,我覺得民主素養要再增強一點。」
他隨後接受電視台專訪以及參加三一九遊行受訪時都表示,根據國民黨體制,公職提名審薦小組召集人都是由第一副主席擔任,過去包括連戰、蕭萬長都是如此,現在他有國民黨第一副主席職務,就有承擔起提名工作的責任,「這是體制上的遵行」,「選黨主席與這項職務有何關係?」提出這種問題,是對政黨民主運作的一種為難。
對於他曾表示二○○八大選「成功不必在我」,王金平重申,黨主席選舉與總統大選是「兩回事」,如果主席有實力,大家也有期待,當然就有可能被推出來當總統候選人,而且未來他當黨主席,領導得成不成功,院長的職務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會秤斤秤兩」,現在不必把主席選舉與總統大選兩件事情牽在一起。
有關黨費爭議,王金平表示,國民黨公職提名辦法、黨主席選舉辦法及黨員繳納黨費辦法,都是黨章以下位階的三種法規,雖然公職提名辦法規定黨員必須繳黨費才可參加,但主席選舉辦法有關黨員投票權規定,僅清楚設限必須入黨四個月、具黨權及親自投票,就法理上言,等於就是不必繳黨費,況且黨主席選舉辦法的通過時間較黨員繳納黨費辦法來得晚,基於後法優於前法,黨主席選舉應排除黨費辦法規定。
他還說,有繳黨費的黨員約四十萬人,代表性當然不如全體一百零八萬九千人,既然四十萬人代表性不足,就應擴大參與,才能壯大,也讓未來的主席更有民意性與代表性,無論在法理或情理上,黨員擴大參與投票都站得住腳,而且改革就是要從此開始。
馬:退出審薦小組 非幕僚提議
〔自由時報記者劉榮、陳曉宜╱台北報導〕台北市長馬英九前晚邀集幕僚商討選戰對策,外傳內部有人建議要求立法院長王金平退出任務型國代及縣市長選舉審薦小組召集人,對此,馬英九昨天表示,確實有人向他提出這項建議,但並非所屬幕僚所提出,他自己也是審薦小組成員,如果要退,他會率先退出。
王馬之爭白熱化,王馬兩人昨天陪同黨主席連戰全程參加三一九大遊行,雙方僅在隊伍出發前禮貌性握手,全程並無其它互動,抵達凱達格蘭大道終點後,王馬兩人都在舞台後方各自休息,在媒體告知王金平對退出召集人的說法有意見後,馬英九隨即主動向王金平解釋,該項建議並非團隊成員所提出。
馬英九表示,王金平退出審薦小組召集人的建議,是幾個「年輕朋友」給他的建議,但這項說法絕對不只針對一個人,他自己也是小組成員。
馬陣營幕僚說明,在競選會議中確實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但大家只是說說笑笑,並沒有認真討論,馬也沒有做出任何裁示,外傳馬英九希望王金平迴避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所以希望王院長不要誤會。
馬英九坦承,類似的傳言與說法,確實容易造成兩方誤解,但他相信,競選活動的關鍵在候選人,只要雙方本著君子之爭的態度討論問題,一旦碰到類似狀況立即聯繫,應該不會造成兩方面的誤會加深。
事實上,王馬過招還不止於此,三一九凌晨的凱達格蘭大道點燈活動,馬陣營也將其視為王陣營對馬英九的策略手段,逼使馬英九陷入兩難,因為馬不參加非法活動,但不參加恐引發泛藍選民不滿,若參加又違背馬英九守法作風,且可能成為綠營嘲諷的把柄,因此藍營只要出現任何非法集會活動,對馬而言,都會形成兩難困境。
(http://www.dajiyuan.com)(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