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後319時代 王馬互動與國親競合因素浮現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沂鋒台北十九日電)三一九槍擊案發生一年來,泛藍以大規模走上街頭、提出當選與選舉無效訴訟、成立真相調查委員會等手段要求真相。一年後,要求真相訴求仍在,但扁宋會後國親互動、反制中國反分裂法及王馬角逐黨主席的微妙關係,更是今天的遊行,甚至是「後三一九」觀察的指標。

三一九兩顆子彈重挫泛藍總統選情,連戰去年三二零落敗後,指總統選舉「疑雲重重」,給外界普遍的現象就是「一個不公平的選舉」,因此提出選舉無效之訴,也爆發三二零到五二零之間的一連串抗爭。

泛藍再接再厲全面追真相,「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順利成立真調會,不過在行政單位無意支援下,真調會功能無法充分運作;泛藍寄望甚深的選舉無效與當選無效訴訟,都遭到法院被駁回,目前還在上訴中。

一年後,泛藍民眾再度走上街頭,訴求仍是「沒有真相、沒有總統」,民眾忘情向連戰呼喊「總統好」,連戰高喊「真相不出,永不停止」,訴求藍軍立委將加速立法排除障礙,成立第二屆三一九真相調查委員會,追求真相的決心仍然強烈。

遊行過程中,有意角逐黨主席的立法院長王金平與台北市長馬英九互動更受關注。為化解王馬相爭疑慮,兩人特別在連戰面前握手,表達君子風度。不過,遊行過程還是發生挺王與挺馬民眾互相叫囂;是否迴避提名事宜也引發兩人言語攻防,王馬互動成了遊行焦點。

扁宋會後,泛藍第一場遊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選擇不出席,雖然由親民黨籍立委上場代打,但是群眾質疑聲浪不斷「宋楚瑜在哪裡」?國民黨透過三一九遊行凝聚泛藍氣勢,為國代選舉與縣市長選舉提前暖身,也是遊行中的意外收穫。

遊行除了強調真相外,和平也是另一個重大訴求,在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遊行由原本的真相、民主兩大訴求,特別加上和平。除了以「台灣不獨,中國不武」凸顯泛藍訴求外,也區隔泛綠的三二六民主、和平、護台灣遊行。兩岸如何互動,也是三一九活動無法避免的議題。

三一九成為泛藍民眾心中永遠的痛,前立委陳文茜呼籲民眾每年重返凱達格蘭大道尋求真相。不過,真相在敏感的政治因素影響下,呈現不同的解讀。王金平提出,「去年三一九停止造勢,造成選情逆轉,連宋才以些微票數輸掉總統大選」,即提供另一個面向的看法。王馬互動、國親競合,在後三一九時代持續發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