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因陽光成名 談娛樂圈就像魚缸
【大紀元3月1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1994年,夏雨因《陽光燦爛的日子》飾演馬曉軍獲得空前成功,也讓他一夜成名。
從小父母離異
據時代人物週報報導,夏雨出生在甘肅慶陽,從小父母離異,姑媽把他帶大。父母的選擇給夏雨的人生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人都說夏雨處事比年齡要成熟一些,這與他成長的環境、經歷有關係。他說:“別人有的關愛我沒有,跟別的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肯定會自卑,但我學會了適應。每個人要生存都要學會適應社會,不可能讓社會適應你,在這個適應過程中,我體會了很多東西。”
17歲成名
雖然有這樣的家庭,但是夏雨不習慣把壓力留給自己,所以他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這種心態伴隨他一路走來,直到他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姜文出現。
1994年,姜文執導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正在選馬小軍乙角,那年17歲的夏雨能被姜文選中,夏雨認為跟自己本性的确有關係。“試戲的人很多,選中我可能是因為我跟別人不太一樣,因為我當時比較喜歡運動,天天在戶外玩滑板,曬得比較黑,看起來也比較精幹,跟角色馬小軍所需要的健康比較吻合。該片播出後獲得空前成功,憑藉此片,夏雨連獲威尼斯電影節、金馬獎、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也改變了夏雨的演員人生。
當時第一次演戲全靠姜文。他說“姜文是一個非常好的導演,他很會製造現場的氣氛,而且絕對不會對演員發火,所以我們看到的他永遠都是親切的,讓我們完全沒有壓力。第一次拍戲給我的印象太好了,過程很快樂,如果不快樂我也不會選擇幹這一行。”
談起跟寧靜的“激情戲”,夏雨笑說:“那時候的激情戲,其實就是穿個泳裝而已,不像現在這麼開放,不過我還是很尷尬,還會臉紅,當時這種情緒帶到表演裏去了,恰好符合導演需要的狀態,也算歪打正著。”
做導演的想法一直都有
《陽光燦爛的日子》公映後,各種獎項紛至遝來,但一夜成名的夏雨做演員的意志卻並不堅定。對當時考上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夏雨來說,“當時心裏面還是有想法,就是畢業後也不一定要做演員,就想趁年輕學點東西,至於學什麼無所謂。後來才知道上了當,畢業以後沒人找我當員警,也沒有人找我當工人,所有人找我都是演戲,我根本沒得選擇。”
但是多年來,夏雨的導演夢一直沒有放下。“其實做導演的想法我一直都有,但我有點懶,我喜歡準備,卻不喜歡行動,我時刻準備著,等待時機完全成熟了才會幹,不像別人會為了一個理想使勁跑,突破重重障礙實現它。”
影片主要在于內容精彩
在夏雨看來,凡是好導演都是會演戲的。夏雨說,“對一部作品而言,觀眾首先是看你的戲,才會注意其他方面,如果你的戲沒有吸引力,只是把畫面拍得特漂亮,觀眾不如去看畫展;你把音樂做得特好聽,觀眾不如去聽音樂會。電影電視的魅力首先是戲,在戲打動人的基礎上,把畫面拍得更好,把音樂做得更好聽,把氣氛弄得更好,是錦上添花的事。現在很多時候本末倒置,戲放在最輕的位置,其他反而更重要,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跟導演不會演戲,不懂戲是有關係的,導致形式大於內容。”
對夏雨而言,每個演員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他說 “全能是天方夜譚的事,好一點的、可塑性強的演員可能會有十個門,他可以演十種角色;稍微差一點的可能有五個門;再差一點可能只有一兩個門。不可能說一個好演員就什麼都能演。” 他認為姜文、葛優、傅彪他們都是很好的演員,從年齡累積對生活的體驗沒有他們那麼深刻。
赴香港拍片
第一次拍槍戰片夏雨原定於3月10日赴香港參與拍攝電影《新猛龍特警》,關於出演《新猛龍特警》,夏雨說他現在正在嘗試一些既有藝術價值又有商業價值的電影,“電影最終目的還是娛樂大眾,最好的電影就是藝術商業兩方面價值都有。現在我就希望能夠去演這樣的電影。”
這次赴港拍攝電影《新猛龍特警》,夏雨將面對一個完整的香港班底,與容祖兒、吳建豪、余文樂首次合作。“香港的電影好像很少有完整劇本,很多都是拿一個大綱拿一個故事就拍。對於導演來說,他講故事的能力必須很強。演員之前根本不可能看過完整的劇本。拍戲方面香港更速食一些,但班底都很敬業。”
跟袁泉總是沒時間結婚
据時代人物周報報導,談到跟袁泉的感情,今年是他們相愛的第八個年頭,至於何時結婚?夏雨說: “其實結婚的事我們一直在聊,只是時間沒有定,到最後兩個人肯定是會結婚的。”多年來,兩人的時間常湊不到一塊兒。“比如說我們倆說好一塊去旅遊的,都計畫了好幾年,但這個新年她要排話劇《琥珀》,結果我只能一個人去了毛里求斯,一點意思都沒有。演員這個行業特別討厭,經常是我休息的時候她忙,她休息的時候我忙,老湊不到一塊。”
面對去年盛傳兩人分手了,那次風波給讓夏雨覺得很無聊。他說:“在娛樂圈,被人傳出這種事也是很正常的,再加上有一些無聊的人從中作梗,有一個女的天天冒充袁泉給圈裏人打電話,說我們分手了,可能她的生活太平淡了,想找點刺激,當然也無可厚非,但你找刺激不能傷害到其他人。”
娛樂圈就像一個魚缸 是透明的
“我覺得這是娛樂圈必然的產物,娛樂圈就像一個魚缸,透明的,所有東西都讓大家看,或者像牆上的畫,是讓人去欣賞、去評論的。其實我一直都不習慣被人指指點點地評論,但我選擇了這個特殊的行業,就有這個心理準備。”
雖然目前對做演員的生活比較滿意,但夏雨說隨時準備當導演,“我是屬於守株待兔型的,我更喜歡為這種理想去做準備,但當我積累到一定程度,等機會來了的時候,我一定會把握住。”@(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