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捐地做環保 吳秋豐營造戶外教學生態園區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三日電)妥善利用廚餘也可以營造一處鳥語花香的生態園區,台灣中市東光國小家長會常務委員吳秋豐將位於學校側門邊的七百多坪農地捐出給學校設置廚餘堆肥區,在吳秋豐義務負責施作下,「瓦茶生態教育園區」成為生趣盎然、鳥語花香的園地,也成為台中市戶外教學的好去處。

東光國小是一所九十二年剛剛落成啟用的都會型小學,位於北屯區大坑口東光路上,學校右臨文心路四段,左接東山路一段,而中間剛好有一條山線縱貫鐵路與學校呈平行排列,每當走進美麗的校園,除了悅耳有致的鳥鳴以外,偶爾會從遠處鐵道傳來陣陣火車行駛的聲音,從遠而近,劃破沈寂,形成都市中難得一見的特殊景象。

擁有一千一百人左右師生的東光國小,校長林彩碧在建構東光國小時,就已決定在中央廚房運轉時配合廚餘堆肥理念來使學校的有機垃圾轉變成肥料,剛好與環保局推動「螞蟻雄兵」計畫的理想不謀而合,所以東光國小在去年九月份就這麼順理成章的加入廚餘堆肥的行列!

目前東光國小的廚餘堆肥區就設在學校側門邊的「瓦茶生態教育園區」內,負責施作的義工是家長會常務委員吳秋豐,世代居住於東光里的吳秋豐,生於斯長於斯的在地情感,使他決定大愛無私的捐出佔地七百多坪的有機菜園,成為東光國小的堆肥回收區,基於社區學校化及學校社區化的教育理念,吳秋豐更是長期無條件開放自己的生態園提供校內師生作教學使用。

躲開都市中的車水馬龍,鑽進「瓦茶生態教育園區」內,會發現大片大片的藍天綠意陡然出現在眼前,紅磚屋瓦的老屋子,老樹、小河流,正好提供一個讓都市人喘息的空間,這個遍植樹木的生態園及老房子,讓過度擁擠的城市點綴些許的綠意及懷舊的溫馨風格,池塘裏有魚、有蛙也有鵝,不管什麼時間來,都可以聽到蟲鳴鳥叫的聲音,並且常見鳥跡出現,處處令人充滿了驚喜。

站在開滿黃花的絲瓜棚下,吳秋豐充滿期待地說,「赤腳爬樹、捉蝌蚪、賞螢火蟲、採水果」,這些都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童年記憶,無論如何,也要讓下一代能夠親身感受到這樣的美好經驗,所以多年來堅持不灑農藥,並佐以廚餘堆肥種植蔬菜、水果,數年如一日,默默的守護大地。

吳秋豐對多年來最滿意的耕耘成果,是目前每年四月到八月的夏夜,常可發現數量可觀的螢火蟲,復育成功,每當看著綻放炫目光芒的螢火蟲,自在的飛翔在夜空中,他就會告訴自己,堅持有機農業的努力及辛苦,一切都是值得的!

台中市環保局局長李立德表也對吳秋豐的大公無私、積極做環保的作為表示欽佩,他說,生態園區內豐富的有機自然環境,活化了社區的生態,這個可居、可觀、可遊的美好空間,也同時滋養並啟發了城市孩子們的心靈。

李立德認為,社區與學校巧妙的結合,創造了驚人的綠色傳奇,也讓孩子們在製作廚餘堆肥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尊重及愛護大自然,並親自體驗有機自然農耕的生活樂趣。他相信,只要多一點的堅持,多一點努力,環保城市的自在與幸福,並不難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