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鳴 :淺談“知”與“行”

適鳴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1日訊】“知”的定義,言人人殊,可狹可廣。“知”可以視為對日常生活中一件人、事、地、物、時、方法 …. 等等的瞭解,也可以是對於某一學問、知識領域的瞭解,甚至於還可以說是對於生命的真諦或者是對真理的瞭解。甚麼是真正的“知”? 恐怕也難有一致的定論。再進一步地說,每一個人隨著他的歷練過程在各個不同時間點的當下所認識、所理解的程度畢竟還是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的。所謂“真知灼見、瞭若指掌”對於常人中的我們來說,充其量只能說是一種恭維、一種期許的激勵話而已。甚麼事情要是說得太絕對了肯定那就是錯的了。

“行”那就是實踐、把對的事情好好地做好,心無旁騖,貫徹力行,有志者事竟成。信心、決心、專心和恆心往往是“行”與“不行”決定性的至要關鍵。嚴謹地説,其實,志在必得也未必一定就是好事,得失心重不僅於事無補,甚至於弄巧成拙反成拖累的一大敗筆。凡事只管達觀地盡心盡力去做,做而不求、問心無愧,隨其自然就好了。所以,“行”的過程嚴謹遠比堂皇結果來得重要,做得用心、精進就是成長,就是無價的收穫。

古聖先賢夙有“知難行易”和“知易行難”截然不同的學說之辯 ,要叫我說呢哪個都對,還不都是認識到了,而且也還得做到才算數不是嗎 ?! 能知又能行、知行合一,那才是最關鍵的重點嗎 ? 格物致知,行以致知,「先知先覺」鳳毛麟角,不可多求 ; 「後知後覺」有無為者亦若是,當仁不讓,捨我其誰 ; 人不可以自侮,自甘墮落弄個「不知不覺 」的下場。

我讚嘆喜聞大法的修煉人們 ! 能知又能行、知行合一,正念正行,做中實修,精進不停,難中煉金體。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50年,徹頭徹尾就是否定天理、泯滅人性的獨裁、極權暴政。一貫使用的高壓封鎖、嚴厲控制,禁錮言論、思想;愚民政策、殘酷鎮壓 ; 殘暴、欺詐;踐踏人權、蔑視生命、草菅人命。中國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遭受過中共的迫害,中共更慘絕人寰地殺害了八千多萬中國人,是美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超過人類兩次世界大戰死亡的人數的總和。
  • 十屆人大三次會議大會已在3月8日就江澤民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表決通過了江澤民的辭職,代表通過電子計票器表決,產生投票結果:2853票同意,8票反對,5票棄權,可見江戀棧得可恥至極,人人唾棄。
  • 中共建政55年的歷史是用鮮血和謊言寫就的歷史,暴力是共產黨取得政權的唯一手段,隱瞞和篡改歷史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統治手段也就是必然了。暴力、欺騙和謊言,是共產黨的遺傳基因。中國共產黨掛羊頭賣狗肉,說一套做一套,背道而馳,灑遍鮮血背後的故事數不勝數,中國人不但付出了八千萬以上的無辜生命,慘絕人寰
  • 自孟子道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千古名言,其剛正、博大的氣魄深受歷代文人仰慕。他們甚至化用這句話為名取字,時時激勵自己,其中最知名者有唐代的孟浩然,還有元代的一位名臣兼文學大家——張養浩。
  • 特殊的風土,使日本人一直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表現在文學藝術裡,便成了這種「深重的悲觀主義色彩」:感嘆人生的脆弱和短暫,歌詠轉瞬即逝的美景,凝視種種瑣碎、微小的細節⋯⋯即使是戰國時代叱吒風雲的名將,留下的辭世詩也多為感嘆世事無常、人生如夢的句子。
  • 書寫黑暗與痛苦,不等於就是消極和局限,相反,一個人如果看不清時代的昏昧、人心的墮落,他對「美好」「光明」的理解也勢必是膚淺而狹隘的。(北翠╱新紀元)
    書寫黑暗與痛苦,不等於就是消極和局限,相反,一個人如果看不清時代的昏昧、人心的墮落,他對「美好」「光明」的理解也勢必是膚淺而狹隘的。
  •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楓橋鎮,坐東朝西,面對古運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蒼莽之時,於湖水岸邊聽得入耳的木鼓鐘聲不覺令人感嘆天地悠悠的懷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詩人張繼的千古大作《楓橋夜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