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為營造朝野和諧氣氛,行政院昨日重申,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17日與國民黨秘書長林豐正的會面,希望能朝好的方向發展,並促成行政院長謝長廷與國民黨主席連戰「謝連會」,否則政院只好在廿5日立法院開議前另覓副閣揆人選。
對於國民黨在意的黨產問題,行政院也傾向暫不重送黨產條例草案。政院發言人卓榮泰說,行政院追討國民黨黨產一事,該查的都已經查得很清楚,諸多結果已是既成事實,未來若要繼續查下去,將會觸及政治層次的問題,行政院目前沒打算這樣做。
卓榮泰強調,清查黨產一事,關鍵在立院要不要通過黨產條例,「通過了,行政院就照辦,如果沒通過,整個黨產議題也只能依照既有事實」,攤在陽光下,讓民間自行評價。
謝揆上任即積極營造朝野和解善意,除在行政院副院長一職上,「虛位以待」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對黨產議題與推動正名等,也都採取「緩步調」的做法。卓榮泰表示,行政院態度至今清楚且一貫,謝揆邀請江丙坤入閣,並願親自向連戰主席致意的規劃沒有改變,這段期間,謝揆確實沒有徵詢其他副手備胎人選,如果雙方可藉17日兩位秘書長會面機會,順利安排「謝連會」,則民、國兩黨未來在政策合作上將大有可為。
反之,如秘書長會晤無法敲定「謝連會」,而是又為彼此合作設限一堆,讓情勢無法朝好的方向發展,屆時為不影響政務推動,謝揆將不得不有其他考量,做最壞打算。
政黨和解 綠藍審慎操作
記者蘇永耀╱特稿
去年立委選舉後,民進黨政府釋出各種可能善意,希望促成政黨合作,雖然立法院龍頭選舉再度失利,但從過程不難看出,綠軍並未積極「強攻」,也等於再為下階段合作空間進行鋪路。
政黨間的高層會面、政府首長與政黨主席會晤,不代表一切,因為會晤可能促成進一步良性互動,也有可能因雙方難有共識而為之破局;關鍵在這國、民、親三角互動過程,誰都希望對政局起一定主導力量,擔任民進黨側翼角色的台聯,對綠軍的施政方向亦有影響作用;總之,無論是和解或合作,在道德光環與民意趨向的強烈約制過程,最重要者仍是政治人物間的精打細算。
藉由謝長廷組閣的新局面,民進黨政府拋出不再強力推動造成朝野對立的政治性議題,這涵蓋正名、黨產等,甚至未來在憲改議題上,由於國會情勢,執政黨並會更遷就在野黨的意見;這固然是因為未來三年內已無全國性大選,較不需要再透過分歧面的操作進行廣泛的政治動員。
另方面,藉由對兩大在野黨的分進拉攏過程,除表面的政策合作共創政績外,亦是防範國、親過早合併而讓綠軍在國會更為難過,並招致組閣正當性的質疑;只是,在深綠眼中過度妥協結果,是否衝擊綠軍內部的整合,值得觀察。
同時,藍軍內部亦各有盤算,如果江丙坤入閣,因國民黨背書,親民黨反而更能扮演「純藍」堅定角色,站穩主導泛藍勢力;反之,扁宋會後若有具體動作,例如宋楚瑜首肯接下兩岸任務,那麼,國民黨也將更積極吸納橘軍內部不滿人事;所以,眼前雖高唱和解與共生,但國、民、親三黨顯然都正面臨藍綠兩色能否以及如何「調色」的風險控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