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宅急便》耳膜受傷怎麼辦?
【大紀元2月7日訊】 在耳科門診病患中,有時會碰到一些耳膜外傷的案例,這些病患對於耳膜因外力受傷破損多感到焦慮萬分,害怕會因此耳聾,其大多數的耳膜外傷穿孔都能自行癒合,即使因其他因素影響其癒合,亦有補救的手術處置方法可用,並不需要過分擔心。
耳膜在解剖構造上,分隔其外的外耳道和其內的中耳腔。正常狀況下,外界的聲音經外耳道傳入,首先便會振動耳膜,再往內傳遞給聽小骨鏈,進而傳聲至內耳。就對聽力的影響上其實並不如中耳腔內的聽小骨鏈來得大,因此大多數單純耳膜外傷穿孔的病患,害怕因此失聰的憂慮是不必要的。以組織學上來說,看似薄如蟬翼的耳膜,其實包含有三層:最外層為鱗狀上皮層、中層為纖維層、最內為黏膜層。根據許多研究顯示,關係耳膜穿孔癒合與否的關鍵,主要是在鱗狀上皮層及纖維層。當然,這也是後來許多非手術處理未癒合耳膜穿孔方法的靈感來源。
一般說來,耳膜會受傷,多是在意外的情境下,如巨大聲響爆破、外力掌摑、甚至是在移除耳道異物時的醫源性創傷所造成的。在耳鏡觀察下,急性耳膜受傷多伴隨有一些血塊遮閉住破損處,破洞邊緣多呈不規則、尖銳狀,病患來診時耳膜破損若處於乾燥況下,其後續發生感染(特別是綠膿桿菌)的機會,會遠比來時為潮濕耳的低。
單純的耳膜創傷穿孔,會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多僅達十幾分貝為多,同時可能伴隨有耳鳴的現象,只有少數病患,特別是爆破聲響所引起的耳膜受損,會同時造成中耳小骨鏈的脫位,常見於鎚骨、砧骨關節處。更嚴重者亦有可能造成內耳柯氏器的受傷,而產生暫時性聽閾值上升或留下永久性感音神經性聽力障礙。
面對這些耳膜受傷的病患,在處理上,必須先清理耳道及破洞緣處的血塊及污物,以杜絕後續的中耳感染發生。但對於一些黏附在破洞邊緣不易吸除的乾淨血塊則不需強力移除,可待其自行掉落。聽力檢查是作為日後聽力追蹤比較之用。若有感染之虞,可給予口服抗生素及抗生素耳滴劑使用,以免因後續感染影響穿孔癒合,如果傷口的狀況單純良好且乾燥,抗生素並不是絕對必要的治療,只要謹守乾燥通風的原則大多數的創傷性耳膜穿孔都會在數週至數個月後自行癒合。
對聽力的影響也非常有限,即使是等待了一段時間,破洞並未自行癒合,仍可藉助紙片耳膜修補或鼓室成形術來幫忙,故急性耳膜受傷的患者只要遵從醫囑,切實把握保持受傷耳乾燥的原則,耐心複診癒後多十分良好。
本文由榮總人電子週報提供◇(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