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治平台北二十八日電)台灣中鋼第二季鋼品盤價以大漲開出,確保今年獲利的基本盤,但下游廠商卻大喊吃不消,在成本無法順利轉嫁的情況下,勢必侵蝕下游鋼廠的獲利空間,鋼鐵供應鏈上肥下瘦的跡象也將愈趨明顯。
中國、印度等地經濟快速成長,帶動鋼品需求大增,鋼品原料–鐵礦砂、焦煤供需也因此呈現逆轉,並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使得巴西、澳洲等礦產商姿態提高,紛紛要求調漲原料報價,在經過數個月的價格談判後,日本、韓國、台灣等大型高爐廠全數同意巴西及澳洲的礦商所開出的調漲條件,也就是鐵礦砂及焦煤價格分別調漲 71.5%、120%,國際鋼鐵大廠今年的原料成本壓力因而大為增加。
以中鋼為例,中鋼粗鋼年產量約1000萬噸,需要鐵礦砂 850萬噸、焦煤1600萬噸,若以今年最新的原料報價來看,中鋼光是在鐵礦砂及焦煤的成本上就必須增加200 多億元,再加上高爐歲修需以外購扁鋼胚的方式滿足下游業者的需求,該部分就需增加40億元的成本,因此,中鋼粗估今年原料成本將較去年增加250億元。
在原料成本上漲的壓力下,國際大型鋼廠為了維持獲利水準,而在上週陸續宣布調漲鋼品報價計畫,其中中國寶鋼新開出第二季鋼品盤價,熱軋鋼捲每公噸報價上漲400元人民幣、冷軋鋼捲上漲500元人民幣、鍍鋅及烤漆鋼捲分別上漲300元人民幣、200元人民幣,第二季鋼品盤價平均上漲幅度超過第一季盤價,顯示在焦煤及鐵礦砂等原料成本上漲壓力下,寶鋼也不得不擴大鋼品調漲金額。
緊接在後的中鋼也開出的第二季鋼品盤價,雖然已考量到下游廠商成本轉嫁的能力,但各項鋼品依然大漲開出,鋼板每公噸調漲1030元、棒線1000元、熱軋鋼品1280元、冷軋鋼品1220元、電鍍鋅鋼捲1300元、電磁鋼捲2010元、熱浸鍍鋅鋼捲1600元。
中鋼表示,亞洲地區鋼價持續飆漲,再創歷史新高,加上日本鋼廠及大陸寶鋼為反映煤鐵原料成本大漲,已宣布大幅調高第二季鋼品價格,中鋼因而順勢調漲第二季內銷價格,但為維持下游業者國際競爭力,調漲後的價格仍與國際行情維持適度的價差。
以中鋼鋼品年產量約1000萬公噸計算,中鋼若要全數轉嫁 250億元的成本,今年每公噸鋼品調漲金額就必須要達到2500元,而累計中鋼上半年每公噸鋼品平均調漲金額已經達到2100元,未來在下半年鋼價只要微幅調漲,中鋼今年獲利將能維持去年的水準,甚至不排除有再創新高的機會。
中鋼第二季鋼價以大漲開出,確保全年獲利的基本盤,但卻苦了中下游的鋼鐵業者,中下游業者對於中鋼第二季鋼價大漲均大感吃不消,台灣區螺絲公會理事長吳仲義對此指出,螺絲業者面臨中國競爭對手的低價搶單,獲利水準早已不如以往,如今上游原料成本大漲,螺絲業勢必面臨成本轉嫁無力的窘境,再加上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壓力,恐將再度壓縮螺絲業者的獲利空間。
針對中鋼產品漲幅略高於市場預期,建華投顧表示,主要是因為2005年煉鋼原料成本上漲幅度遠高於中鋼預期,且日本及中國鋼廠同步反應原料調高內外銷價,中鋼為了避免內銷價與國際行情脫勾,因此決定大漲跟進。
建華投顧對於鋼鐵產業後市,也提出看法指出,國際鋼價在大型鋼廠陸續宣布調漲價格後,鋼價已達到預期高點,未來價格向上的空間有限,下半年鋼鐵產業景氣渾沌不明,但上肥下瘦趨勢,將於2005年更加明顯,因此,中鋼獲利有機會優於2004年,其餘下游廠則將呈現衰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