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游記 (3)二仙華山傳道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6日訊】一日,老君与宛邱在華山論道,忽清風一陣,吹入堂中。老君謂宛邱曰:“君知此風平?”宛邱曰:“似有异人來此。”老君曰:“吾觀仙箓,李鐵拐將欲成道,今日之來,乃鐵拐同道也。”即命二童候于山下。二童甫至,忽見一人仙風道骨羽服,飄飄而來。二童趨近問曰:“君得非李先生乎?”李曰:“是也,君何以知我?”二童曰:“吾奉老君命,迎君于此。”先生暗喜曰:“老君知我,諒必于道有緣也。”乃向前行禮稱謝,遂同二童登老君之堂。

但見老君在上,毫光照曜,景墾慶云。肌膚綽約,似閨中之處子;精神充溢,猶襁褓之嬰儿。次觀宛邱,童顏鶴發,碧眼修眉,翩翩有道,意气融融,保真气象,真天上神人,非人間凡骨也。先生趨拜,二仙答禮命坐。先生再拜曰:“弟子山野鄙人,林泉末品,太池欲求上達,精微未臻。來追覓仙蹤,仰祈覺悟,幸蒙不棄,得睹仙顏,誠夙世有緣,三生有幸。倘憫弟子齋宿之誠,問道之切,指迷大覺,則佩德殊深,感恩彌厚。方將拜跪,不胜永怀之至,敢望坐乎?”老子曰:“居,吾与汝: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道無所,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毋勞爾形,毋播爾精,毋狎爾性,息慮營營,乃可長生。”先生聞論,心花頓開,塵情冰釋,再拜稽首曰:“大仙之道,天地之道也。”轉拜宛邱。邱曰:“汝名在仙籍,執此操修,不日可到,何必多求。”因命二童送行。先生再拜辭別。二童送至迎所,相別而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秦王李世民東征,本來已如危卵的洛陽孤城,陡然出現了一股不可預測的救援之力——夏主竇建德。
  • 話說上一回,秦王李世民東征洛陽,下了一道嚴厲的軍令,誰敢妄言班師回朝,以軍法論處。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他接到唐高祖李淵下的一道密旨:速速還朝。
  • 修真者要想御氣飛行,須修煉到通脈期,大周天通了之後才可。築基期以下只能藉助飛劍的靈力飛行。通脈期修者一日最多可飛行三百里,金丹期一日則飛行千里以上,元嬰期則可達萬里之遙。如果藉助飛劍的靈力,則可增加數倍行程。
  • 夏雲舟緩緩釋放神識,凝神感應林楓丹火融合的情況。「融合得很好,我已解開壓縮你靈力的禁制。這幾年你修煉的靈力會重新釋放,回到你的經脈中運行。」
  • 「老師,請收我為徒,我想跟您學煉丹。」林楓恭恭敬敬的跪拜在夏雲舟面前。
  • 晉陽城是大周朝築幽州下轄,西帕府西南邊角上的一個小城。背靠數千里的魔獸山脈 。靈田、礦產、藥材、高階妖獸無計其數,資源相當豐富。
  • 不知從何時起,穹宇中又產生了一個龐大的天體。這個天體和神界遙相對應,同樣擁有無量的眾生。雖然這個天體和神界平時並沒有直接聯繫,但自它產生開始,每經過一億年的時間,當蒼穹運轉、天體交匯時,神界與這個天體相連的空間隧道就會開啟。
  • 武林奇才、修煉高手不斷提升自身修為境界,下山歷練除三害,一系列情節曲折、扣人心弦的傳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隨著哨箭的發出,各路人馬是縱馬馳騁、爭先恐後,躍入春圍狩獵的獵場。伴隨著弓箭聲此起彼伏和駿馬的嘶鳴聲,林中的一場王者爭霸開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