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91年華航澎湖空難 舊傷痕釀禍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發生於九十一年五月廿五日的華航CI611班機,澎湖外海空中解體,造成二百廿五人罹難的空難事件,飛安會歷經二年九個月調查,昨天正式公布調查報告,指出當天飛機起飛時機尾部分推測至少有一道七十一吋長的裂痕,在空中因金屬疲勞,受壓力擠壓變形,造成機身結構失效,進一步空中解體,釀成悲劇。

至於機身裂痕出現處,則與該機民國六十九年二月七日在香港機場發生機尾觸地事件刮痕處相同,進一步檢查飛機殘骸,發現當年華航維修人員修補刮痕,並未按照波音公司結構修理手冊要求,將損傷部位蒙皮割除或更換整片蒙片,而是將蒙皮刮痕處周圍補片,然後再以鉚釘固定。

另外,華航防鏽檢修、結構檢修期程安排不當,也是造成空難發生潛在風險。

飛安會不願表示此案是否為人為疏失,但強調全案與華航維修人員當年香港事件維修方式有絕對關係。

華航則表示,當年蒙皮維修方式完全按照波音建議方式進行,廿五年前的維修技術跟現在有落差,飛安會以現在技術能力推論當年維修方式有問題,有失公允。

另飛安會一再談及香港觸地事件關鍵機身部位,僅尋獲五十%殘骸,華航曾請國外專家鑑定,專家表示,殘骸量太少,據此推論出上面有七十一吋裂痕,有待商榷。

民航局也表示,飛機重要部分殘骸,尤其是機身後段重要部分未被尋獲時,不可妄加斷定,民航局會善盡監督航空公司飛安缺失,並追究責任歸屬。

飛安會主委戎凱表示,整起事故暴露出高齡化飛機管理維修問題,調查報告中建議包括華航、民航局、波音公司、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國防部及法務部等單位改善、重視。

飛安會主任調查官王興中表示,飛安會總共撈起七十五%CI611班機殘骸,逐一拼湊進行重建工作,發現當年香港機尾觸地事件的機身刮痕仍相當明顯,其中甚至有刮痕深度為原蒙皮厚度的十五點五%,還發現一道長十五點一吋的貫穿裂紋,其周遭也發現多處損傷,損傷程度超過結構修理手冊損傷容許程度,按理應該割除,但華航選擇以補片方式處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