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邱俊福、呂清郎╱台北報導〕台灣假金融卡盜領存款事件,平息兩、三年後,今年黃曆新年期間疑似再度發生第一起類似案例,一名警官在某銀行的帳戶被盜領兩萬元。
這家銀行表示,配合電腦主機運作,在今天恢復正常營業日,清查有無所謂盜領情況,如果屬於跨行提領,將請他行或設置ATM的便利商店,協助提供錄影監視帶,只要經警調單位認定是被盜領,將確保存戶的權益不受損。
這名W警官說,除夕下午,他赴自動櫃員機提領三萬元現款,當他檢查交易明細時,察覺存款數目似乎有異,但因金額變動不大,致使他不敢確定,於是返家打開電腦,上網連結存款的銀行網站,查詢自己存款的交易紀錄,也馬上打電話向該銀行的顧客服務部門查詢。
客服人員說,她查詢資料顯示,這筆兩萬元提款,是除夕當天凌晨零時卅分,從彰化市一家便利超商內的自動櫃員機,被人使用金融卡領出。
W警官趕緊告知銀行客服人員,那個時間他正在睡覺,不可能外出提款,W警官要求她立即停止有關他的自動提款服務。
W警官說,他金融卡都隨身攜帶,並未被盜,且案發當時金融卡就在他身上,所以不可能被任何人冒用;唯一的可能,是他在外使用自動櫃員機時,遭歹徒側錄到金融卡的條碼、窺視到密碼,再用以製成假金融卡犯案。
W警官也說,他的存款有五十多萬元,對於歹徒僅一次領取兩萬元。他推測,有可能是歹徒意圖以「蠶食」手法,採取「小額、長期、分次」的策略,讓存款人疏於察覺。
銀行說,金融卡磁條資料確有容易被盜錄的問題,雖然依金管會要求加速更換為安全性高的晶片金融卡,但短期內還是磁條與晶片並行,而即使晶片化全部完成,國內ATM都只讀晶片卡,國外還是有不少ATM讀磁條,只要卡片上有磁條,就有一定的風險仍在,持卡人還是小心謹慎使用才是自保之道。
謹防有異 開工先刷摺
記者邱俊福╱特稿
平息兩三年的假金融卡盜領集團復出了嗎?
兩三年前,犯罪集團兩度利用清明節、黃曆新年的連續假期,在各地大肆盜領存款,等到假期結束,被害人才察覺遭毒手,紛紛求告,存款戶一時人人自危,今年黃曆新年竟又發生警官遭盜領存款,這會是另一波大規模盜領的先聲?還是偶發的個案?
今天是各業開工之日,存款戶若擔心存款平白縮水,不妨到可靠的銀行刷存摺、刷金融卡,檢視一下存款是否有異,若有異狀,趕緊採取止付動作。
犯罪集團利用自動櫃員機盜領民眾存款,其手法是先側錄民眾的金融卡條碼及密碼。
九十年間,刑事局破獲曾姓男子為首的集團,專挑廿四小時無人銀行為目標。也有歹徒假扮維修人員,在自動櫃員機內偷裝側錄儀器,若現場有多台櫃員機,歹徒就在其他機台張貼「故障」、「本機暫停服務」,誘引民眾使用歹徒設下陷阱的櫃員機。
最狡猾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假提款機」,被捕的陳╳雄集團,就利用報廢的自動櫃員機,取得儀板等設備,重製一台假提款機,再於台北縣三重市一處娛樂廣場、瑞芳九份一家商店,向不知情店家借地擺設,民眾一經使用,其金融卡條碼及密碼就被手到擒來。幾天之後,歹徒便以提款機故障需維修等理由,將機器拆走,變換地點再騙。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