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 台灣駐俄羅斯代表處科技組組長黃亨通說,現在台灣電玩業軟體設計有來自俄羅斯的貢獻。另外台灣與俄羅斯共同合作晶體成長技術,為台灣半導體、電子與光電產業提供最基本的元件。這些成果為台俄雙方科技合作創造雙贏的佳績。
據了解,事實上台灣與俄羅斯科技交流在當初設處時已經開始,兩年前代表處設立科技組統籌相關業務。這段期間國內也特別重視雙邊交流,成立「台俄協會」,結合朝野民間力量。
其中包括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長李界木與南部科學園區局長戴謙到莫斯科與此間科技人士的溝通最具意義。兩位局長把台灣科學園區成功的秘密誠懇對俄羅斯科技決策人士發表,一月十六日俄羅斯總統蒲亭在新西伯利亞主持的科學園區圓桌會議所頒布發展的綱領中,有很多台灣的影子。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院長多布列佐夫對蒲亭表示,與中國合建科技園能使兩國聯合研發的產品打入發展迅猛的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及整個東南亞地區。
蒲亭當場明確表示,與中國合作科技發展的問題要小心慎重。此間媒體一些專家表示,由於西伯利亞地區內坐落著如托木斯克大學、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大學等在航空航天和激光等尖端技術頗有建樹的科學研究單位,因此俄方對中國進入該地區建立科技園區非常敏感。
事實上,俄羅斯新科學園區圓桌會議結論是要以全國力量打造自己的矽谷,來提昇科技產業。背後有很強烈的國家意識。蘇聯解體後,近十年來俄羅斯科技研究中心大量裁撤,原本科技人才從近一百萬人減少到五十萬,這種現象讓俄羅斯領導人非常擔心。
黃亨通說,台灣與俄羅斯科技合作,一直是以共興、共榮方式在發展,台灣邀請俄羅斯科技人才在台灣做中短期交流,彼此相互成長。俄羅斯科技高層最近已經充分感受與台灣發展科技合作符合俄羅斯利益。
黃亨通說,台灣科學園區的成功,除了政府有效主導外,相關法令配合也是主要成功原因。對於目前台俄科技發展的困難點,黃亨通提出看法指出,俄羅斯少數科技界人士會在合作前瞻前顧後,無法以科技專業單純考量與台灣合作,這是比較令人遺憾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