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1〉冬至節的由來

如真
font print 人氣: 6282
【字號】    
   標籤: tags:

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先人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北半球氣候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而冬至過節則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因此,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個星期四就是冬至,營養師提醒民眾湯圓熱量高,吃湯圓不要過量否則身材會變胖,在湯底的部份,建議民眾可以選擇養生湯包,並且搭配代糖調味,可以減少熱量及血糖。
  •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來了,又是搓湯圓、吃湯圓的時節,說到吃湯圓,目前市售湯圓種類繁多,不過湯圓含大量油脂及糖分,所以熱量很高,民眾在挑選口味之餘,需格外注意包裝上的標示。
  • 冬至吃湯圓是中國傳統習俗,代表著一家團圓、圓滿過冬之意,也意味這吃了湯圓就增添一歲,過去傳統的家庭都是自己以糯米來製做,但現代人生活忙碌,一家人很難得聚在一起,冷凍湯圓成了現代工商社會的職業婦女的最愛,是最簡單又方便的過節食品,即使忙碌也能輕鬆享受過節的氣氛。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這一切聽起來不錯,但請記住,對於一些感覺自己沒過過真正的大學生活並且正在努力建立友誼的學生來說,住在家裡可能會很有挑戰性。然而,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這些限制。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大學期間離開家住宿舍或租房住,即自由又獨立,這個想法很誘人。然而,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住在家裡是更好的選擇,特別是如果他們的大學就在附近。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