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台灣要聞

外勞生活管理5成廠商違規 台勞委會修法盼改善

【大紀元12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徐毓莉台北十八日電)高雄捷運泰勞事件凸顯出外勞生活管理問題,台灣行政院勞委會抽查兩百多家僱用外勞人數一百人以上事業單位發現,五成廠商對外勞生活管理不合規定。勞委會研議修訂相關法規,希望健全外勞相關法令,不過學者認為,台灣政府應先從整體外勞政策方向思考,才能配合適當程度的管理機制。

高雄捷運泰勞案引爆出一連串政壇風波,並被視為影響年底三合一縣市長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件發生後,勞委會允調整部分外勞政策,並組成專案小組調查,提出十一項建議案。

事隔三個多月,勞委會針對當時幾項建議著手研擬修法,不過勞工團體力倡的取消外勞居留最長六年年限、自由轉換雇主部分,仍有討論空間。

勞委會表示,檢討報告中已有多項建議內容獲得共識,將進行修法,包括:未來雇主涉及不當管理,導致外勞自由、生命、財產遭受威脅侵害者,應負刑事責任,且雇主申請招募許可前,應將外勞管理規則向當地主管機關核備,由地方政府到工作現場進行了解、把關。

另外,對於仲介業者的管理,勞委會也設計出依照評鑑成績作為退場機制依據。對此,台北市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歐朱曜表示,仲介業者素質不一,他支持評鑑制度,不過也應該有配套機制鼓勵優良的仲介業者。

目前在台外勞人數約有三十二萬人,根據勞委會九月中旬至十月底對僱用外勞人數達一百至四百九十九人的製造業與營造業事業單位,共訪視兩百二十八家,其中五家已關廠歇業,結果一百一十三家事業單位未違規,一百一十家廠商違規,換句話說,有約五成的廠商在這次抽查結果中不合規定。

進一步分析違規態樣發現,逾五成四廠商雙語標示不足,例如:消防設備、逃生通道等都僅有中文標示,三成以上宿舍區環境髒亂、公共設施設備有待維護,兩成居住活動空間不足、飲用水設備未定期檢驗。抽查也發現,仍有部分廠商未依規定進用管理人員、也有未訂管理規則的問題。

台北市勞工局外勞諮詢中心則指出,在廠商申請聘僱外勞許可前,由地方主管機關先行把關,實地了解廠商規劃的空間、環境可以容納的外勞人數、生活品質,做基本的把關動作,至少可以避免像高雄捷運出現的空間狹隘、便池不足等問題。

從台北市勞工局自行對營造業、製造業、重大工程等僱用外勞人數一百人以下的廠商,視察管理外勞的情況發現,雙語標示不足的情況較為普遍,例如滅火器、逃生門等都有類似狀況,其他問題則較少發現違規。

外勞諮詢中心表示,雙語問題在台灣民眾眼裡看來並不嚴重,多數民眾認為用眼睛即可辨識,但對外勞而言,由於當地國家生活水準並不高,以滅火器為例,外勞並非看到就了解它的功用。

目前正積極研議修法的勞委會指出,修法是希望提供一個更進步的法令,「至少會比現況好」,不過勞委會這些修法的動作,看在勞工團體的眼中則有所質疑。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陳素香指出,勞委會的做法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勞委會修法規範仲介業的成效存疑。

陳素香也主張,勞委會不應就「管理」的角度看待外勞,而應針對外勞的需要與權益進行保障。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認為,法令是配合政策方向,若未從政策角度來思考,所修訂出的法律也可能無法配合政策,「要管到何種程度、管理什麼」都與政策方向有關,以較受關注的外勞居留期限為例,這個問題也涉及人口政策,應在整體外勞政策的大方向訂定後,再來討論如何管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