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興:美國高中華語教學台灣不能缺席
【大紀元12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專訪)台灣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鄭東興本週到華府訪問。他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美國高中從明年起將實施大學華語預修課程,台灣正積極在教材及師資方面提供必要協助。鄭東興同時保證,僑委會與外交部合併後,對海外僑社的服務不但不會縮水,反而會有加分效果。
以下是專訪問答內容:
問:美國即將於明年九月開始,在全美二千四百多所高中實施大學華語及文化學分預修課程(Advance Placement Chinese and Culture Exam,簡稱AP),中國方面已在積極介入,甚至向美方表示願意提供五千名師資和相關教材,台灣方面有何因應政策?
答:我們已在去年成立一個跨部會的政策委員會,由教育部主導,針對美國中文AP計畫即將在明年度上路,並自後年起實施檢測,進行準備工作。
由於在美國目前並沒有任何一本比較適合高中學生使用的華語教材,所以政策委員會正在推動,希望來自台灣在美國大學任教的中文教授,或在高中任教的中文老師,能夠勇敢地站出來,幫我們為全美國的高中學生編寫一套適合在美國教學的課本。
美國大學理事會已表示不指定任何教科書,但任何教科書都必須通過大學理事會的審定。我相信,為了要傳承正統的中華文化,應該由台灣的教授來幫忙編撰一套教材。這部份是台灣現在正在努力的工作之一。現在已有好幾位教授表示願意幫忙,我們希望能在明年六月之前,能夠編好教材送審。
在中文師資的認證方面,我們鼓勵全美僑社中文學校的老師,踴躍參加大學理事會或各州教育單位舉辦的師資認證研討會及中文師資學分班,儘快在未來九個月之內,能夠取得中文教師認證資格,進入美國主流高中擔任中文老師。
所以,不管是教材編撰或師資認證,都已經是箭在弦上的事情,必須趕快執行。我們也很感謝全美中文學校聯合會所有成員,在這方面不但積極投入,而且也一直跟我們僑委會和跨部會政策委員會有密切聯繫。所以我相信,雖然時間很短,明年應該可以有一個好的開始。
問:就美國學生的角度而言,學習中文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書寫,因此大部份美國學生可能會排斥繁體字,而選擇學習簡體字。對他們來說,是否為中華文化正統並不重要,簡單實用才是他們的首要考量。僑委會對這方面有何因應?
答:我想所有的人,不管是我們自己國人或美國人,很自然都會有一種惰性現象,凡事越簡單越好。所以當他們聽到以簡體字學習華語比較簡單時,他們就被吸引了。
但當他們學習簡體字之後,會發現在一個階段之後沒有辦法進階,無法突破,所以慢慢地他們又回頭過來學繁體字,也就是正體字。所以,與其浪費那麼多年的時間去學簡體字,結果是欲速則不達,不如一開始就學正體字。因此,我們要對美國學生傳達這樣的訊息,要快速學好簡體字,就請來學正體字。
此外,正體字是中華文化的正統,要瞭解中華文化的精髓,正體字是入門鑰匙。所以我呼籲,未來不管來自台灣或來自大陸的中文老師,在教美國學生中文時,應該從學正體字開始。當然,會有美國學生擔心,學了正體字之後,因不懂簡體字,將來到中國大陸作生意或就業,可能會產生困難。其實我在這裡要特別地說明,在學正體字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同時教簡體字,只要一秒鐘,就可以同時認識簡體字。
至於書寫的問題,美國學生當然希望以簡體字寫中文,比較簡單。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告訴學生,學正體字與寫簡體字並不互相排斥,重要的學正體字才能看得懂正體字文章,至於手寫當然可以寫簡體字。
不過現在的書寫其實已經不是最重要,因為現在是電腦時代,在電腦上輸入正體字與簡體字已無快慢繁簡問題,甚至還可以轉換。所以,因書寫而產生觀念上的對立,已不存在。重點是,當你學會了正體字時,你也同時學會了簡體字。但反過來,如果你只學簡體字,將看不懂正體字文章。
問:這次是您出任副委員長後,首次訪問美國僑社,對僑社有何印象?現在僑社比較複雜,有沒有遇到抗議場面?
答:到目前為止,我已訪問過紐約、芝加哥和大華府地區,不但沒有碰到抗議的情況,反而有很多不同背景的僑胞表達非常支持僑委會在海外推展的業務,甚至讚許我們的服務績效,這點我感到非常的欣慰,也對我們的駐外人員的努力受到肯定感到驕傲。
我相信,海外僑胞不分藍綠,都希望我們的海外僑務能夠正常推展。其實海外僑胞的表現,慢慢地也會影響國內,化解政治意識的對立。因此,希望海外僑胞也能夠協助我們,促成國內政黨的溝通,大家都往前看,讓台灣的政治更平順。
問:中國近年來全面搶攻僑社媒體,甚至提供編輯好的整版新華社新聞,免費送給僑報使用,使僑報在不知不覺中為中共政權作宣傳,僑委會如何因應?
答:目前我們每天提供海外傳播媒體中央社的即時新聞,因此僑報取得來自台灣的最新訊息,是非常的方便。另外,我們僑委會也有幾個媒體,包括宏觀電視、宏觀週報及宏觀電子報,提供僑社訊息。
在這裡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宏觀電視是透過衛星傳輸,不鎖碼,不收費,只要裝小耳朵就可以收看。如果受制於社區限制,不能裝設小耳朵,僑委會也推出了網路電視服務。三年多來,我們已經發展成全世界第一個網路電視,而且在技術方面已經克服了頻寬的問題,聲音畫質都很好,而且觀眾可以回頭看一個星期內的節目,這種貼心的服務,已贏得許多僑胞的讚揚。
現在我們要推出的一個新的服務,就是從下個月開始,我們要將僑社新聞擴充為僑社電視新聞網,我們要把海外五十幾個採訪據點採訪到的當天僑社新聞,透過網路傳輸,傳回台北編輯,當天就上網播出。所以以後的僑胞看到的僑社電視新聞,將是當天僑社的即時新聞。我們希望透過這種全球性的僑社動態電視新聞服務,能夠帶動各地僑社間及海內外的互動。
問:宏觀電視內容充實,沒有官方宣傳味道,僑胞人人讚揚,但在印刷媒體方面,在中國積極搶攻版面的情況下,許多包括台灣背景的僑報,報導大陸新聞比台灣新聞多,僑委會有沒有加強服務僑社印刷媒體的計畫?
答:在國內即時新聞方面,我們與中央通訊社有合作關係,中央社的稿源我們全面開放給海外華文媒體使用,僑報可以隨時上僑委會網站下載,所以在訊息方面的取得應該非常容易。
此外,我們宏觀週報每星期三出刊,在出刊的同時,我們就將內容同步上網,因此即使僑胞尚未收到紙本報紙,也可以上網讀取過去一週的最新訊息。而我剛剛提到的宏觀電視僑社新聞網,除影像服務外,我們也將每一則新聞文字化上網,僑報可以下載使用。
問:僑胞關心僑委會與外交部合併後,會不會造成對僑社服務的縮水,或對僑委會駐外人員士氣的打擊?
答:行政院組織法應該會在立法院本會期通過,可能從二○○七年開始實施,外交部和僑委會是平行整併,新名稱叫外交及僑務部。顧名思義,外交和僑務兩個領域的業務仍將平行進行。也就是說,僑務的工作並不會因為與外交部合併,變成由外交管道來執行,而是繼續由僑務人員負責。
合併後,反而會因為資源的整合,人力的互相支援,讓僑務工作推展得更為廣泛。因此外交部與僑委會合併後,對僑胞的服務不但不會縮水,不會打折,反而會有加分效果。
至於人員士氣方面,合併之後,如果僑胞對我們的認同和掌聲反而增加,就是對我們人員士氣的最大鼓舞。對於有人關心僑委會原有員工在合併後的升遷管道會不會受阻,因為是全員合併,合併的第一年不會有職務上的壓力。當然,在整併之後,某些業務會做重新規劃與配置,所以未來難免會有些部門整併之後,人數方面或管道方面可能會比較少,但在服務的業務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至於同仁升遷管道會不會受到影響,我想難免會有。但是整併後的新機構,並不會侷限原來僑務的同仁只能在僑務領域工作,未來外交領域人員和僑務領域人員,應該有互相交流的機會,只要是優秀的人才,絕對不會被埋沒。
問:台灣三合一選舉已經結束,結果泛藍大勝,泛綠慘敗。您這次走訪各地僑社,僑胞有何反應?
答:基本上,僑界大家的民主素養都非常高,很多僑胞都認為執政黨應該反省檢討,重新開始。我相信,這對執政黨而言,也是一個經驗。雖然這次只是地方選舉,但仍有其指標意義。面對二○○八年選舉,執政黨必須重新思考,如何重新贏回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