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预测方法

美出版教科書《聖經和它的影響》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法雷利2005年11月2日華盛頓報導)近年來,美國學校的教科書已經成為公眾辯論的主要來源。爭論的焦點通常都和宗教有關,不是爭論教科書該不該提宗教,就是討論該怎麼提。但是就在堪薩斯州、俄亥俄州、喬治亞州和賓州等地的教師們公開討論如何在課堂裡談論上帝時,一個叫做「聖經讀寫項目」的團體已經悄悄地撰寫一本書,他們說這本書將能滿足兩方不同的意識形態。老師們的初步反應相當熱情。

這本預定要給高中學校使用的教科書,書名叫做《聖經和它的影響》。聖經讀寫項目團體在最近公佈這本書,他們花了6年的時間和兩百萬美元的經費出版這本書。根據這個團體所做的調查,有三分之二的美國公立學校學生不熟悉聖經裡的幾位主角和故事。調查還發現,98%的公立學校英語老師相信,學生必需對聖經很熟悉,才能充份感受西方文學。

這本新教科書的編輯希普認為,對聖經理解的需要遠超過這些。他說:「搖滾樂家、劇作家、電視製作人和廣告上都用聖經做參考來源,政治人物也引用聖經中的話語、角色,還用聖經來制定他們的論點。這本教科書《聖經和它的影響》提供一個讓公立高中學校的學生以適當、誠實和直接的方式來瞭解聖經的內容。」

*尋找不同方式討論宗教*

但是要怎樣建立一個適當、誠實和直接的方式卻不是那麼容易。美國最高法院已經裁決憲法第一修正案禁止公立學校老師鼓勵任何一種特定宗教信仰。在過去40年裡,許多人認為這意味著所有公立學校課堂裡不能討論宗教信仰。但是根據「憲法第一修正案中心」的資深學者海恩斯的說法,這樣的解釋已經開始改變。他說,老師們開始尋找不同的方式,一種讓他們能在課堂裡討論宗教,而不是鼓勵宗教的方式。

海恩斯說:「老師、家長和學生告訴我們說,你知道嗎,我們想要有一門聖經的選修課,但是我們該怎麼做呢?有沒有甚麼指導教材我們可以使用?我們要怎樣做,才不會引發爭論,甚至法律官司?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在這本書發行以前,我一直沒有好答案,因為在這之前,真的沒有甚麼可用的教材。」

海恩斯說,以前的教材都採取虔誠的方式,這也是這本新教科書不同的地方。教科書要傳達的信息不是聖經裡的故事和想法都是真的,而是要簡單地說,在西方歷史上,人們相信聖經裡說的是真的,而他們的信仰促使他們打仗、修建築、撰寫詩篇和描畫。

*瞭解聖經故事好處多多*

莫瑞是美國西北部俄勒岡州的西林高中的文學老師。他說:「那些對聖經故事沒有基本瞭解的學生真的錯失了很多。」莫瑞舉例說,最近她在課堂上教授的一本小說,說到其中有個角色在碰上狀況時洗了手,這種表達方式其實來自聖經裡的羅馬總督彼拉多。他在下令處死耶穌基督後洗了手。根據那個故事,雖然當時猶太人高喊要處決耶穌,彼拉多是可以阻止處決的,可是他卻沒有。莫瑞說:「所以現在當我們說某人在某件事情上洗手,就表示他們並沒有負起該負的責任。」

莫瑞是少數幾位在自己的課堂上使用這本還沒有公開的新教科書的老師,她說毫無疑問,這本書對全國的歷史和文學老師都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教科書。然而,不是光靠這本《聖經和它的影響》的新教科書就能平息各方論戰的,特別是許多有關課堂內是否應該談論宗教的爭議,是發生在自然科學課程內的,而這本新教科書並沒有提到太多的自然科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特譯據英國泰晤士報30日報導,聖經中摩西分開紅海的神蹟故事,可望在意大利水都威尼斯上演。儘管計畫備受爭議、預算居高不下,還有環保人士頻頻抗議,意大利總理貝魯斯孔尼不為所動,誓言要完成一道免除威尼斯水患之苦的防波堤。
  • 蔡卓華是北京市的基督教徒,因印刷聖經和基督教書籍,於去年被北京海澱區公安局逮捕。今年七月,他被控以非法經營罪,在北京海澱區法院開庭。消息透露說,北京海澱區檢察院,最近向法院申請延期審理蔡卓華的案件。
  • iPod說,今天的教誨來自聖經。當語音版明年二月上市之後,這種蘋果電腦時髦新發明的使用者將能夠把聖經帶著走,也能在iPod螢幕上瀏覽聖經經文。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大學期間離開家住宿舍或租房住,即自由又獨立,這個想法很誘人。然而,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住在家裡是更好的選擇,特別是如果他們的大學就在附近。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