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五臺山
京劇「五臺山」演的是分別多年的兄弟在神前會面的故事。
五臺山是漢地佛教和喇嘛教(唐代的不空、含光法師從這裡開始弘揚新興的密教)的重鎮,唐代成為國際佛教聖地,到宋代也依然如是;就像耶路撒冷一樣,許多國家的人、不同種族的人都來此朝聖。這種情況在電影「王者天下」演得讓人很明白:基督徒、回教徒和平共聚耶路撒冷禮拜各自的神、雖遭挑撥、但又能回復如初。宋人與遼人也把五臺山當作聖地、屬於神的領域,不歸哪個國家管。人類在神的前面是謙卑的,即使是戰爭中敵對的兩方也能節制,不爭不鬥,維持聖地的尊嚴。
北宋與遼在邊境時有爭戰,楊家將膾炙人口的傳說就是在這個背景中產生的。故事說:宋王(太宗)命潘洪為帥,楊繼業為先鋒,楊的七個兒子也在軍中;遼邦與潘洪暗中勾結,誑宋王至五臺山進香(五臺山聖地成為明顯的時空背景)。不料中途遼兵湧至,圍困宋王。遼王設雙龍會邀宋王議和,其實暗伏兵馬;危急中楊大郎假扮宋王,替宋王赴會被殺,接著就是慘烈的「金沙灘」鏊戰,楊繼業戰死,七子中僅四、五、六郎倖免。
五郎楊延德因不滿楊家被奸人擺弄,憤而在五臺山出家;六郎楊延昭卻以國為重,將保護人民視為最優先、不在乎宮廷鬥爭的恩怨,超越哀傷,繼續效命疆場、鎮守邊關。相隔十多年後,一個夜晚在五臺山伽藍殿兩人不期而遇,彼此都認不出對方,但從同鄉口音中拉近彼此。六郎以詢問鄉里「天波府」事跡來試探,回應的五郎則勾起舊情,暢談中不知不覺聲淚俱下。縱然五郎原先不肯表明身份,終究被六郎勘破,兄弟相會,所以這齣戲也叫「五臺會兄」。
一問一答,五郎楊延德將楊家將悲慘遭遇娓娓道來,唱腔好聽、做表動人心魄。只是這不合修煉人的行為,修煉人看淡世事、不受感情的牽累,五郎情溢乎詞,俗念太重。這齣戲描寫的重點是呈現五郎這種充滿矛盾的人物形象,所謂習性難改、執著難去,即使出家也不是說改就改、說去就去。五郎心急、愛喝酒、易受人激、京劇智慧的將楊延德由「淨」來扮演,觀眾一望即知這個人的基本調子,無需再花很多篇幅去刻劃細節、交代個性的。「淨」演的是天性直率,生氣看得出來、高興看得出來的「渾人」,幾乎不知掩飾。中國人講含蓄,這種人被視為稀有動物,但也敬佩這種人,雖然嫌其魯莽,但其不世故、不受社會污染,較一般人來得乾淨。所以用「淨」稱呼,例如張飛、項羽、尉遲恭、魯智深、竇爾墩等這些大家熟知的都是,俗稱大花臉,他著急的時候,還會發出哇呀呀的叫聲,充滿孩子氣。
五郎無法去掉情的牽絆,但六郎邀他回宋地看望母親,他卻加以拒絕,他說:「自古道出家容易回家難」,他還是很注重出家人的形式,這麼堅持形式可是遲遲去不掉情。電影「王者天下」的主角卻能悟出:「聖城不在耶路撒冷,在這裡和這裡」(以手指頭和指心),當一思一念都有神住在裡面的時候,其實在什麼地方都可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