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紀元10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維助╱台北報導〕正當外界質疑軍公教人員退休享十八%優惠存款不符社會公義時,中油、台電及台鐵等國營公用事業員工長期享有「公用資源」的優惠措施,平均一年耗費國庫逾三億元,引發立院預算中心質疑為「高所得低負擔」的不公義現象。
員工福利措施 吃掉獲利
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國營公用事業中,中油、台電、台鐵以其經營的公用資源提供員工優惠,做為員工福利措施,造成這些國營事業上繳國庫的金額減少,且將相關的負擔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實在不合理。此外,國營事業員工待遇佳,形成高薪者以較低代價使用公用資源,而受公用事業費率變動影響層面小,已是雙重不公平,亟待檢討。
上述國營公用事業提供給員工優惠措施可說是琳瑯滿目;台電員工是直接享有優惠電價;而中油營業項目較多,包括家用的液化石油氣、天然氣,或交通運輸工具使用的汽、柴油,中油員工均享有優惠折扣,連加油站打工的工讀生也能受惠;台鐵員工及眷屬可每年限次購買優待車票。
高所得低負擔 雙重不公
可別小看這些優惠措施,預算中心估計,上述三家公用事業提供給員工的優惠「價」,一年約需耗費國庫三億餘元的支出。預算中心認為,以社會公平的角度來看,這些員工月平均薪資較一般勞工階級高,經統計,各行業員工的平均月薪約三萬五千餘元,但台鐵、台電、中油員工的平均月薪卻足足高出一至三萬餘元,最低的台鐵也有四萬五千餘元,台電、中油則超過七萬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