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山夜話:治病手札(2) 患者的心理

徐玉琳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3日訊】那位來戒煙酒的患者過了好幾天又回到了診所,這一次他的態度友好多了,我們可以坐下來好好地談了,還是他先開口的。

「醫生,我向來以為自己是一個控制力很強的人,酗酒從未給我帶來任何麻煩,我很清楚自己的限度在哪裡,就以我的小聰明幫我度過很多難關和一些尷尬的處境,卻也害得我很苦,」他有點難受。

「去年母親節那天,是我答應媽媽去跟她一起吃飯的日子,我因為喝酒後完全忘了這回事,害她苦等。幾天後,母親心臟病發作,突然去世,當我收拾遺物時,有一張她的紙條,『我要等兒子回來一起吃飯,今天是母親節,他一定會來的,我要耐心……』」他的聲音有點發啞了。

「我吸煙也很久了,戒了無數回,每次卻在半路就停了。難就難在當我戒煙時,我發現那煙味其實並不令人愉快,真正不容易戒的,反而是那些跟吸煙有關的動作。早上一醒來,隨手一支煙,晚上臨睡前,那掏打火機的動作,嘴邊放一樣東西,可以既掩飾有時的緊張心理,又可以把到嘴邊的話不該說的隨著香煙吐出去,煙霧中你看人也不一樣呀……」

「你的家人怎樣對待你的這些癮好呢?」我問。「我的妻子非常善良,她既不喝酒,也不抽煙,對我也不埋怨,但是最近檢查發現她得了肺癌……」「我還有一個十歲的孩子」,他又加了一句。

……

他內心深處的正在折磨著他的負疚感,你可以感覺到。現實生活中受害的卻是那把別人吐的煙吸到自己肺臟中的人,也許一天吸一包的正是這個從來就沒有抽過一口煙的人,而生命卻遭受危機,死神將要降臨了。

我,……沒有說話。說什麼呢?該說的他難道還不知道嗎?「世界上也許有很多事情會被耽誤掉,唯有一樣不會,那就是死亡。」

人身,大家都有,但幾人知其奧秘?生命的長短,人人都想知道,但誰能明白其中的始末由來?道德的含義,自古以來一直就在探討,又有幾人真正明白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厭食症有幾種不同的症狀,其中有一種症狀稱為“波黑米克”,其臨床表現是由於精神的原因,患者將吃下去的食物全部吐出來,長此以往,患者的腸胃功能紊亂,消化不良,引起身體的各種病變。
  • 我從十歲就非常的敏感和注意自己的身體了。我的母親和家族史中有肥胖症,我們是東歐人種,體重一般都超過200多磅。在我幼年時,我玩的娃娃和家裏的裝飾品上,全是苗條的女孩的形象。母親一直給我灌輸女孩子不能胖的概念,她給我買的所有的衣服都比我的身體尺寸小一號。當我發現穿上衣裙時身體總是顯得肥胖,有時還緊的透不過氣,或彎不下腰來時,我就又緊張又害怕,這大大的傷害了我的自尊心。後來我被送到芭蕾舞學校去受訓練,我本來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就比別人大一圈,在那些又小又瘦的芭蕾舞學校的孩子中,我像一個小鴨子在一羣小雞中,總是顯得胖乎乎的。母親經常指著別人的孩子對我說:‘你看那個孩子,她真瘦小的可愛。’我仿彿聽到的是:你真是不爭氣,怎麼那麼胖!為了使自己合乎她的要求,我就開始噁心食物,吃了就吐,吃多少吐多少,還為自己的決心所感動。我以為自己是天下在食物上唯一的一個無論怎麼吃都不會胖的人,因為食物到胃中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出去了。
  • 在臨床的治療過程中,大多數病是三分病症七分心理作用。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心理負擔愈來愈重,病症也會隨之加重。所以,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厭食症則是一種由於心理缺陷造成的疾病。
  • 到我這兒來戒煙的病人,85%以上都會戒掉,那不完全是因為我的醫術和他們的決心。對於那些戒煙快堅持不下去的病人,我會給他們講一個故事,聽完了這個故事的人,基本上就不再想抽煙了
  • 我看了母親一眼,才發現,她已經忍了很久了,儘管她不想在女兒剛進門不久就斥責她,但也超出了她的忍耐範圍。不是別的,而是她真的擔心了。這種“洋中醫”,銀樣蠟槍頭的洋貨,看上去是能唬人一瞬,但是到了臨床上,真刀真槍時,我學的一切都將在疾病面前束手無策。
  • 中國關於農神的神話很多,並多是與醫神聯系在一起的。
  • 】《本草綱目》是古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以他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采,實地考察,對本草學進行全面的整理,歷時27年編成。全書分52卷,約200萬言,收藥1892種(新增374種),附圖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是集中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之大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很突出,实为天人和一的结晶。
  • 現代人對於中醫的認識莫衷一是,生理期來了,喝中將湯;感冒了,去找西醫拿藥;遇到筋骨扭傷,找中醫;懷孕生產找西醫,做月子還是得吃中醫的食補……中醫讓人著迷又迷惘─著迷於它的神奇效果,卻又迷惘於現實世界中的療效抨擊。朋友間又相互私下傳著名醫何在……
  • 迪尼斯來診所是因為渾身關節肌肉都痛,兩隻手腕連一杯水都端不起來。她緊皺著眉頭,側面看上去已象個老人了,其實她才45歲左右。
  • 回想剛才那一幕,我的內心深處震撼了,什麼叫真正的替別人著想,不在意他的語氣、態度、方式,盡自己的力量去做好,做成,這不也是我們要圓容的一方面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