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3日訊】讀完火傳魯的<<1983>>, 一句話, 後生可敬。
全文文字通順流暢的近乎說話, 但卻充滿幽默, 揶榆的貌似酷冷, 實則仁善的道理。 小小年令已有如斯深邃的思想, 只能感歎造物主的神工, 此人天成也。
相比近期文壇界的老人新人, 老文新文, 無論寫人性, 還是寫社會; 無論是想暴露社會, 還是想暴露自己, 不是思想淺薄而文字玩深, 便是以描寫性為誘餌, 脫的莫名其妙, 整個兒是用動物世界的眼來寫人物, 說淺了是失真, 說深了是不善。既然你自己都不善, 又有何資格暴露別人呢. 文學不是用來為自己貼金, 而把他人貶死。 文學首先是感染人的學問, 這箇中的道理說大也大, 說小也小, 拿法輪功的李洪志大師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你要是真為他人好的話, 你說出的話都會讓人掉淚的。
火傳魯,不僅僅是文字工夫了得, 其人思想之深, 感情之真, 讓人咋舌. 通篇彷彿一氣呵成, 如此的文章, 如此的年齡, 我要說中國文學界後繼有人了。
著名作家馬建耶魯提到: 「批評是知識份子的職業道德;」 火傳魯的文章真實的暴露了當今中國教育界的問題, 作者在不被社會承認的狀態下仍勇敢的對事物保持著自己的看法. 我不光是喜歡他的行文, 也很欣賞他的做人的觀點。
遺憾的是為其寫後跋的不是文藝界名人, 拿火傳魯自己的話說:」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 按照規矩來說, 我也應該找個名人來給我寫序吹捧吹捧自己。 我沒有這樣做的理由可以編出許多……..真正的原因是——哥們我根本就不認識那些所謂的名人。 而我讀完了那兩個不是名人的後跋, 雖覺不太失真, 但委實沒有把此書在中國文學界的重要地位寫出來, 於是便有感而發, 寫此書評, 算是拋磚引玉, 也算是第三個不是名人為此書寫的後跋吧。
節選火傳魯的<<1983>>:
我想我還是有必要讓大家知道存在於我們這個無知校園裡的那幫家伙。
有次上老孫的課講到越王勾踐, 勾踐的壯舉不僅是品嘗大糞還有臥薪嘗膽忍辱負重。 有了這些勾踐就是我們的楷模了,人們一說到他就是臥薪嘗膽,忍辱負重,奮發圖強終於實現了自己目標雲雲。 這段故事中還有一個倒霉的伍子胥, 這個倒霉的家伙最後被吳王夫差扔進江中死無葬身之地, 老孫說我們要學習勾踐的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的精神等等, 關於這點我就不同意了。 據我所知, 勾踐這哥們兒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最為可氣的是他竟然把西施這樣的歷史美女送給夫差這個老色狼, 這不明擺著把無知少女往火坑裡推嗎? 只有這麼一點他就不能夠被天下的男人原諒。 還有, 此人一點也不知道知恩圖報, 古人都講受人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 這一點上勾踐做得很沒意氣, 何止沒義氣簡直就是忘恩負義, 這哥們兒發達之後馬上殺了曾經幾次在夫差面前替他美言的伯喜, 殺他的理由竟是”以為人臣不忠者戒”, 這就不對了, 也不為自己留條後路, 萬一又被人關起來吃大便豈不一輩子吃大便了? 我把這個疑問告訴了老孫, 滿懷希望她能給我一個回答. “你胡攪蠻纏什麼啊, 你知道什麼, 不想聽出去!” 老孫是這樣回答我的。
再就是滿嘴洋文的趙名玉, 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英語老師. 在我想來學英語的一定是思想前衛行為的另類, 不然怎麼會在中國話還沒有搞得很清楚的前提下去學什麼勞什子英語. 趙名玉就是這樣沒有自知之明, 碰上“佝僂”、“蜚蠊”、“艨艟”這樣的詞她就不知所雲了…。
趙名玉有一個齷齪的老公, 那是個吃嘛嘛不剩, 干嘛嘛不行的家伙, 這些話都是我在英語辦公室裡聽到的. 我想, 誰娶了像趙名玉這樣的姐們兒都要變成這樣…。
說了那麼些中年婦女, 我都快成長舌婦了。 跟你們說一個年輕的姑娘吧, 她是教我們唱歌的……..我喜歡這樣的老師, 因為她比別的老師誠實, 還有我們在她的課上可以相對要自由些, 她並不完全灌輸我們教材上的東西, 還讓我們有自由地發揮, 可以讓我們唱一些我們喜歡的歌, 可以讓不喜歡唱歌的人做些別的事情, 可以讓君樂在她的課上和她一起演奏歌曲, 而不在乎君樂穿了什麼和留著什麼樣的發型. 有時她還會和我討論一些我們都喜歡的話題. 我要說的是, 這樣的老師是值得尊敬的。 P105-P111
於加拿大蒙特利爾(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