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2005年豪宅市場維繫在政治穩定及股匯市行情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九日電)2004年台北市總價3000萬元以上豪宅的推案總金額,較前1年成長4成,但是整體銷售卻因受到政經局勢的變動而備受考驗,展望2005年,豪宅市場榮枯,還是將維繫在台灣政治的穩定度及股匯市行情。

2004年台灣經濟景氣持續攀升,及「三低效應」持續發酵之下,房市買氣延續2003年的熱度,其間雖有選舉因素干擾;但整體來看全省房屋買賣交易仍有中上的水準,以台北市為例,年推案總金額便較 2003年成長75%,推案戶數成長32%。

永慶房屋陳史翎協理表示,高總價住宅的買賣對象對政經的敏感度很高,除了產品本身條件外,更常以整體經濟成長趨勢、政治穩定度、股市及匯市表現等,做為是否買賣屋的衡量指標。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顯示,2004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 5.87%表現不凡,但因去年遇上總統大選,政治紛擾讓豪宅買賣方客戶產生觀望心態,一直延續到立委選後都尚未將政治的疑慮去除;由於今年年底尚有地方性選舉,整體政治干擾雖然稍事降低,但是在政治因素影響尚未排除之前,豪宅市場買氣預料仍處於觀望階段。

另外,陳史翎表示,匯率變化也是今年度影響豪宅市場榮枯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新台幣匯率持續對美元大幅升值,預計將會吸引國際熱錢湧入,有助市場投資氣氛的營造,對台灣國內股市將有正面影響,再藉由股市獲利帶動買氣;再則人民幣對新台幣匯率的啟動,預計將會提升台商獲利,加速台商回台購屋,對豪宅買氣會有正面助益。

因選舉的政治衝擊、總統大選後大盤指數下跌千點,以及下半年預售豪宅大量推案對原有客源的排擠效應,分散買方對中古豪宅的注意力,影響購屋意願,因此2004年中古豪宅市場,整體來說上半年表現比下半年好;價格方面2004年成交行情約較2003年小幅上漲3%至5%,但仍大幅落後中低總價住宅平均兩成以上的漲幅,並未有反應熱絡的市況。2005年中古豪宅市場,必須在外部經濟與政治環境穩定的前提下,才能突顯相對價格較低,以及區位適中的優勢,有效提升市場買氣。

而在預售市場部分,2004年反倒是出現豪宅個案的推案熱潮,3000萬元以上住宅案量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根據統計,總價3000萬元以上的預售個案,年度總銷金額為408.3億元,較2003年成長了42.3%,並佔台北市整體年度推案金額的25%,案量十分驚人。其中,士林區及北投區 (天母一帶)合計推案金額139.5億元居冠,較2003年大幅成長144%。

環顧目前中古豪宅相對鈍化的市況,以及預售豪宅推案熱況之間,顯然出現一段落差。主要是因為台北市豪宅預售個案單價不斷往上衝高,但是在政經局勢尚未明朗化之前,買方進場的意願並不明顯,因此對價格的抗性較高。據了解,目前台北市僅有單價50萬元以下的豪宅銷售較為順利。

陳史翎表示,其實豪宅市場原本便屬於獨立性很高的小眾市場,供需變動對市場行情的影響很大,舉例來說,若是沒有強烈因素吸引新需求出現,而當時又適逢供給大量湧現,豪宅價格便會受到嚴格的考驗,連帶也會影響到中古豪宅的市場行情,豪宅市場沒有反應2003年下半年以來的房市景氣,便是因為2003年豪宅新成屋供給量放大,吸引部份中古豪宅的屋主換屋,導致中古豪宅供給大增,才使得房價遲滯不前。但中古豪宅畢竟是晉身豪宅的必經路徑之一,因此只要政經環境逐漸趨於穩定,必定有助於中古豪宅的銷售。

2004年形成這波豪宅推案熱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原本已是高價地段如大安區及中正區,因購地成本高,推出的產品自然是以高總價產品為主;但是也有部份產品並非位於土地高價地段,但在豪宅熱潮的誘使下,也趕搭此波豪宅熱,運用強調建材及風格提升的方式,將區域單價拉高,亦是造成下半年豪宅風再起的主因之一。

豪宅預售產品從2002年便開始大量湧現,之間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已沉寂一段時間,在緩慢去化及建商看好未來景氣的持續下,於2004年再次大量推出高總價住宅產品,範圍也從大安區、信義計劃區,跨越至中山區大直大灣段、士林區天母,預計今年仍會持續有新案推出;新豪宅在供給量大增的情況下,是否能持續受到買方的青睞,預料必須仰賴整體經濟及政治環境是否能持續好轉而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