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新聞分析》公股移轉財政部 多此一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特稿 政府擬成立「控股公司」統一管理公股股權,而根據財政部長林全的說法,該控股公司將以釋股為主,讓政府全面退出事業經營,只是,目前相關部會都有釋股及推動民營化的經驗,大費周章將公股股權移撥至財政部,然後再進行釋股,只是徒然將問題複雜化,看不出有太大的實質意義。

對於公股股權統一由財政部管理,行政院認為可達到「6大優點」,只是,這些優點都可輕易被駁斥,舉例而言,行政院表示公股股權統一管理「可避免外界所謂球員兼裁判之疑慮」,但是,未來「金融政策」制定權將移回財政部,而目前由財政部主管的10多家金融機構,未來還是由財政部管理,難道就沒有「球員兼裁判」的問題?

行政院也指出,公股股權統一管理,可以讓「公股管理及釋股經驗累積傳承,節省人力、物力,並發揮整體管理效能」,這樣的說法更奇怪了,難道目前公股管理及釋股經驗無法傳承?況且,未來不少人員必須隨之移撥至財政部,還要成立控股公司,可說是工程浩大,不僅作業繁雜,也相當耗費人力、物力。

此外,行政院表示,公股股權統一管理可以「提高專業管理效率」,這一點引起最多的質疑,公股事業包羅萬象,涉及的專業領域相當複雜,而且,不少公股事業兼負政策任務,如中鋼、自來水公司、台電公司,將這些公股事業交由不是主管水電、鋼鐵業務的財政部管理,是否適當值得討論。

財政部長林全雖強調,未來財政部只管理公股事業有無正派經營,對股東有沒有保障,並進行釋股作業,專業的問題還是由各部會的相關法規管理,但是,這些工作,目前各公股事業的主管機關也都做得到,何必再多此一舉,將公股股權全部移撥至財政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