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水鳥保護區 鳥都不鳥你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江志雄╱蘇澳報導〕推動水鳥保育不遺餘力的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昨天發表聲明,批評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成立十一年多來欠缺管理機制,導致候鳥棲息環境逐年惡化,將行文主管機關建請廢除保護區,改設自然公園。

坐落在蘭陽平原南端的無尾港,民國八十二年9月被核定為台灣本島第一座水鳥保護區,公告面積一百零二公頃,在此現蹤的鳥類多達一百八十餘種,是北方候鳥來台渡冬的重要據點,成為著名的賞鳥勝地。

為了保護無尾港的水鳥資源,地方熱心人士八年前組成無尾港文教促進會,關心保護區動態,每年冬季定期安排賞鳥活動,多數成員亦是當年水鳥保護區的催生者,如今卻主張廢除保護區,讓保育界深感錯愕。

目前在中興大學任教的促進會創會理事長許訓評表示,無尾港被劃為水鳥保護區以來,區外十餘公頃的私有濕地,即候鳥棲息的心臟地帶,政府允諾徵收的支票一再跳票,公部門對於保護區也缺乏管理機制,造成棲地嚴重陸化,保護區內棲息的鳥類年年減少,根據促進會的鳥口普查,昔日的無尾港,每年冬季有三千隻以上雁鴨群聚,最近四年來,區內剩不到百隻,對保護區形成莫大的諷刺。

候鳥捨棄無尾港水鳥保護區,轉往鄰近農地覓食,若破壞農作物,引爆人鳥大戰,恐將引來殺身之禍,每年春天,保護區外圍農地,常有候鳥被毒死在農田,保護區成立的宗旨,不外乎提供鳥類優質的棲息環境,排解人、鳥衝突,無尾港水鳥保護區顯然已喪失既有功能,試問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他說,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涵蓋範圍多半是防風林與海岸沙地,候鳥主要棲息的濕地僅有六公頃,未被劃入保護區的十多公頃濕地,經過促進會的奔走,已有九成地主同意土地被徵收利用,但問題至今仍懸而未決,形同保護區經營管理的致命傷。

有關私有濕地耕作,促進會只能採取道德勸說,請地主勿噴農藥、不要過度開發,可是人工施設的土堤,大大影響水流,颱風過後又改變地貌,水流遭阻絕後,濕地大幅淤積,終致陸化,以前水深及胸的濕地,目前的積水僅十到三十公分,許訓評擔心無尾港濕地可能在三十年內消失,該處的水鳥保護區將因此走入歷史。

對於廢除無尾港保護區的提議,宜蘭縣政府農業局長簡坤永表示,保護區外的濕地徵收作業,縣府已報請農委會審核,並設法籌措經費辦理徵收,但仍有地主有異議,以致進度受影響,另縣府今年也編列經費,準備重新施設保護區內的賞鳥木棧道、強化解說中心的軟體設備。

簡坤永強調,保育工作是時代潮流,有些細節牽涉到經費問題,必須循序漸進,貿然廢除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是否恰當,有待商榷。

無尾港 全國首座水鳥保護區

無尾港是昔日馬賽河出海口淤積所衍生的濕地,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在推動廢除無尾港水鳥保護區之餘,也希望予以「正名」,為「馬賽自然公園」催生。

根據記載,民國五十七年,颱風侵襲宜蘭,造成山洪暴發,無尾港一帶農地遭土石淹沒,事後進行農地重劃,把河道引到北側的頂寮里附近出海,原出海口因此淤積,變成一處沼澤區,由於沒有出海口,被外界稱作無尾港。

六十年代,無尾港雁鴨聚集,經過口耳相傳,吸引大批獵人前往狩獵,是處著名的獵場,十一年前被劃為水鳥保護區後,有效遏阻大規模的候鳥獵殺行動,但零星的獵殺仍時有所聞。

七十七年,國際水禽研究中心(IWRB )、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 ),在亞洲濕地調查報告中,把無尾港列為台灣重要濕地,在此同時,台電公司相中無尾港,要設立火力發電廠,引起「反火電」抗議活動,不少居民站上火線,以保護美麗家園為訴求,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運動,地方的堅持終讓台電知難而退,保住了無尾港濕地,不久,全國第一座水鳥保護區順利誕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