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二日電)平面顯示產業全球發燒,2004年產值達 623億美元,台灣的平面顯示產業也跟著蓬勃,雖然這個產業是政府「兩兆雙星」計畫的重點,但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提醒,市場資金過於集中在這個產業,會排擠到其他產業的資源,同時也較易受到景氣波動,應該要提高警覺。
依協進會的統計,2004年全球光電產業延續2003年的動力成長,產值達2030億美元,平面顯示著稱的各類LCD、PDP、OLED,以及投影機等光電顯示器的市場金額佔623億美元,比例約30%。主要的成長動力不止是 TFT-LCD(薄膜液晶面板)在電腦應用市場裡取代CRT(映像管);LCD TV(液晶電視)與PDP(電漿電視)對市場的貢獻也頗多。
協進會表示,未來 TFT-LCD市場趨勢是高成長的,只是成長的幅度高低,不過保守估計2005年全球整體光電顯示器產值達722億美元,較2004年成長16%。至於台灣的光電顯示產業2004年產值達 164億美元,佔台灣整體光電產業產值的60%,2005年增加到189億美元,未來這個比重還會逐年上揚。
根據協進會蒐集光電顯示重要廠商的年度投資,以及公開發行資料彙整分析,2004年台灣重要光電投資達新台幣2506億,比2003年增加約 14%,投資金額成長的主因是LCD面板廠商的資本支出,尤其以TFT-LCD面板投資為主,2004年的投資金額達新台幣1988億,佔所有光電投資的比例79%。相形之下對於PDP或投影顯示等其他顯示領域的投資反而趨向保守。
光電顯示雖然帶動台灣光電產業的成長,不過協進會提醒,若比重大幅增加至八成以上,從整體的產業結構與風險管理的角度而論未必適當。因為 TFT-LCD產業不斷吸引投資時,會排擠到其他產業獲取資源。而且台灣光電產業若太倚重顯示器,則對景氣越敏感,因此如何減少遭受景氣擾動,將成為產業管理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