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中奖号码查询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開卷有益:枸櫞

史淑文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7日訊】枸櫞,選自於劉伯溫所著的《鬱離子》。劉伯溫本名劉基,元末明初人,他在家鄉浙南一帶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於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所以在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他以寓言的手法寫成了鬱離子這本名著。

枸櫞,說的是一位非常喜歡吃水果的粱王,他常常派遣使者到吳國去找美味的水果。有一回,吳國人獻出了橘子,粱王吃了之後覺得好吃極了,於是又派遣使者到吳國去找更好吃的水果。這回,吳國人又獻出了另外一項名產–柑子。樑王吃了柑子味道更棒,心裏想,吳國人一定還藏了甚麼更好的水果沒有進貢,於是派出使者暗中查訪。使者遊歷了整個吳國來到御兒鄉,他們看到鄉裏的村民在庭院裏頭種了一種叫做枸櫞的果樹,結出來的果實像瓜一樣大,非常的漂亮,使者看到之後驚喜極了,口中說,哇,光燦燦的美極了,我想它的味道一定比柑子還要甜美,於是開口向村民要一個,但是村民不給。

使者回去稟報粱王,粱王說,我早就知道吳國人吝嗇,一定暗藏了好東西,於是叫使者拿了錢去買。他們買回來了枸櫞,粱王先用來祭拜祖先,祭拜完了之後,準備要品嘗,但是才剛剛開始吃一小瓣呢,就酸的不行,根本就咽不下去,還弄的眼淚鼻涕直流。使者被罵慘了,於是回到吳國埋怨村民。村民說,我們吳國最美味的水果就是橘子和柑子啦,這些早就應樑王的需求進貢了,誰曉得大王需求無度,而你們使者也真是的,不問水果的味道怎麼樣,光看它漂亮,這樣來挑選水果怎麼挑得到合大王口味的呢。而且,有土地就會長果樹,有果樹就會生果子,天下的果子有千萬種,幹嘛一定要到吳國來找呢,當初就算我們主動把又大又漂亮的枸櫞給獻上,大王也不會喜歡的。

其實天生萬物有它各自可取之處,如果我們不執著在甜美、外觀,其實每一種水果都有不同的風味,如果我們能夠放下挑剔、偏執,您就會發現可以吃而且好吃的水果種類變多了,整個世界也會跟著開闊起來呢。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歡心,流淚,在愛與光明中,在苦難與掙扎中,我們創造著繁榮和文明。在深沉與莊嚴的歌聲中,我們明白了輾轉輪迴來到世間的意義。
  • 一個一個房間打掃,牆壁,天棚,各種物件兒,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務必做到乾淨、整潔。兒子很是仔細,就連燈泡都擰下來,一個一個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帶回的邪黨報紙,該燒的燒,該丟垃圾點的丟垃圾點,不能讓它散發毒氣。掃灰,也叫「除塵」,或「出陳」,走出舊的藩籬,除陳迎新,多好的寓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