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看天吃飯 台灣旅遊業最怕颱風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6日報導】看天吃飯專題系列八之三(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十六日電)「海嘯來了,大家就休假去了。」談到看天吃飯,旅遊業者拿近日最震撼的南亞海嘯當例子指出,這幾年,業者歷經天災的「鍛鍊」,早已了解到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但無論怎麼避險,颱風還是台灣旅遊業的最怕。

台東娜路彎飯店公關主任賴淑鈴指出,暑假的假期長,爸爸媽媽比較容易安排時間帶孩子出門,一直是台灣旅遊業的旺季,不過,「遇到颱風就沒輒了」。

雖然台東隔壁的花蓮地震多,賴淑鈴說,現在台灣的旅客相當理性,很少會因為花蓮地震取消台東旅遊。

但颱風就不同了,只要中央氣象局一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就有旅客取消行程,退訂比率還會隨著媒體報導的誇張度增減。

更慘的是,即使颱風警報的範圍不在花東,當地也無風無雨,只要台北下大雨,台北旅客就會打消出門的念頭。

根據業者非正式統計,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後,如果出發地下大雨、旅遊地無雨,臨時取消訂房的比例約為三成;但如果出發地無雨、旅遊地下雨,臨時取消訂房的比例則瞬間降為一成。

所謂的「看天吃飯」,對飯店業者而言,看得可不是自己的天,客人出門前的天氣更重要。

易遊網行銷經理林育德也說,旅行社最怕颱風。他指出,現在具有一定規模的旅行社,為了規避風險,不會只經營特定產品,例如東南亞有海嘯,旅行社就改促銷東北亞旅遊。唯有颱風避不開,通常只要聽到氣象局要發布颱風警報,客服中心就會接到旅客要求改行程的電話,而且有時不管颱風在台灣的哪一邊登陸,旅客都要取消。

林育德表示,旅遊業與製造業不同。天氣冷,工廠可以趕工賣電暖器,天氣熱,工廠也可以多生產冷氣;但旅遊業的彈性小,淡季旺季能賣的房間數和機位都是固定的,旺季若遇上颱風,業者不可能臨時找客源,損失的不僅是住房,餐飲也會受影響。

但旅遊業者也不只是被動地等好天氣,現在的旅遊業越來越懂得「利用天氣」。

台東知本溫泉知名度高,冬天泡湯得排隊,但因為台東的冬天涼爽,也很適合騎單車或健行,十一、十二月的洛神花,一月的油菜花,二月的山櫻花,都成為業者開發的新遊程,業者還會根據天氣冷暖的預報資訊,以及鄉鎮市公所的資訊,製作成賞花情報,供旅客規劃行程參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