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呂秀蓮盼高科技業擔負民生富厚文化國防之責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日報導)副總統呂秀蓮今早參加「第七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時發表對高科技業的四大期盼,她認為,高科技業應該擔任民生富厚、提昇文化傳承、與國防結合、以及外交人文經濟之責。但她也提醒高科技的附加價值降低,值得業界注意的警訊。

呂秀蓮早上出席第七屆全國科技會議致詞時表示,雖然政府、民間積極投入高科技產業,高科技產業是台灣的生產命脈,但卻出現嚴重的警訊,例如民國89年高科技附加價值高達7189億元,但去年只剩下6046億元,三年來下降了15.9%。

此外,高科技產業的附加價值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89年時是7.4%,但92年的附加價值卻只占GDP的6.1%。

呂秀蓮指出,高科技產業是資本密集的產業,在政府努力之下,籌資應該很容易,但89年到92年平均高科技產業固定投資佔國內固定投資比率13.4%,就業人口只占全國就業人口的6.4%,所支付的間接稅也只佔1.4%,顯示高科技業動用的資源高,可是社會的貢獻低,值得產業精英們多思考。

呂秀蓮強調,台灣面積小,人口優秀,但自然資源有限,天然生存環境受嚴重威脅,所以高科技業不應該只是「天邊的彩虹」,還應該是「身邊的玫瑰」。

  她說,高科技產業創造不少科技新貴,年終獎金豐厚,華麗晚會非常熱鬧,可是社會上還有很多人三餐不繼,彼此的貧富差距,經濟的落差,又該由誰來負責?她期盼高科技產業應該擔負起全民民生富厚的責任,而不是製造更多的貧富落差。

此外,科技產業也可以提昇文化素質,國家過去貧窮,飽受對岸的武力威脅和外交孤立,但至今仍屹立不搖,其中有非常多的台灣經驗和價值,科技產業應該對文化價值承擔一定的責任,同時將造就今天屹立不搖的價值面呈現出來。

她也認為,高科技可以在國防上擔負更多重任,對岸長期威脅台灣,但這幾年兩岸交流頻繁,幾十年台灣高科技的智慧紛紛跨海到對岸去,無形中也激發、提昇對岸的科技國防,對於中國連用科技國防威脅台灣時,科技業界是否應該思考,如何讓台灣的科技與國防緊密結合,尤其是國防若受到威脅,企業發展也不會好,這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高科技產業成就也可以是日益困頓的外交上的重要助力,台灣高科技的成就與全球化接軌後,可以善用並引起全球關切兩岸局勢;而科技的優勢也可以建構和平的網絡,科技亦可與人道結合,例如南亞的災害、前年的SARS,或未來不知的流行疾病,這些都是科技可以發揮更多的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