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美国博彩网站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吳峙盤的物奧金牌路──無所求而自得

江友友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8日訊】第三十五屆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已於韓國落幕了,七十三國三百卅二位選手中,就讀台南一中,來自台灣的吳峙磐,是這次卅一位金牌優勝者之一,也是台灣五位參賽選手中唯一一位獲得金牌的選手。

吳峙磐,一個悠遊在圍棋、足球、籃球、數學與物理天地裡的活潑、樂觀的孩子,從小就在各式競賽過程中累積大大小小的經驗,更在成敗之間學習如何放下名、看淡得失,心中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甘苦。他說:「生命中的許多貴人、恩師莊立帆老師以及扮演黑臉的父親,都是幕後功臣。」峙磐的金牌之路,得之不易。得獎後他在學校社團聚餐發表感言時,雙手合十感謝神,這使修煉法輪大法的母親黃惠燕女士感到非常地欣慰。

以真善忍法理 帶領孩子生活

吳峙磐的媽媽黃惠燕女士,目前在高中教書,兩年半前同事介紹《轉法輪》一書及五套功法後,人生有了重大的轉折。心理輔導科班出身的她,樂於與孩子分享自己身心的起起落落,觀照周遭的人、事、物。黃惠燕說,本以為修「真、善、忍」這太容易了,沒想到修下去之後,才發現學問可大囉!內涵可深了!甚至極為玄妙超常呢!她現在才明白《轉法輪》中李老師所教導「凡事向內找,找自己的不足」的真正法理。將李洪志老師的法理帶入孩子的生活,無形中也影響了峙磐對人生的態度。

黃惠燕一向不看重外在成績表現,她認為孩子出於意願的主動學習,才是學習的真諦。因此,從小在同儕都可以用成績換取金錢與禮物的時代裡,他們只能得到媽媽一個擁抱和親吻;考不好時,同樣能得到摸摸頭再改善的鼓勵。她深信每一粒種籽,都有與生俱來的獨一無二的生命成長方程式,過多的干預與擔心都是孩子的無形壓力。

為了升學考 父子爭吵不斷

吳峙磐回憶這整個升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說,年初的學測,他自信滿滿的以為憑著厚厚一疊的參賽獎狀,便可申請到好學校,沒想到第一關竟以0.5級分之差和台大物理系擦身而過,連一張獎狀都無法送到教授的跟前,兩年多的努力頓時成空,這時峙磐才體會到「人說的不算,一切自有天意」的法理。

至此,前面的路只剩下兩條,必須擇一,第一參加為期三週的國手選訓和一連串艱辛的國際比賽,爭取保送的機會;第二是靜下心來苦讀國文、英文、生物,參加七月指科考。吳峙磐選擇了前者。

護子心切的吳爸爸並不贊成峙磐的選擇,他希望峙磐參加指科考。為了讓兒子放棄參加國際賽,父子兩人每天不斷爭吵。「你聽我的就沒錯!就是這條路!」矛盾越演越激烈,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媽媽深怕他受不了會出走,妹妹在一旁安慰著說:「這是成長必經的歷程,放下吧!這也是哥哥要面對的功課。」黃惠燕女士說:「孩子會及時跳出來扮演我的同修指正我。」

在一次父子間更大的爭執後,他看著兒子抽泣,大顆大顆眼淚不停地往下掉時,黃惠燕只是靜靜的在旁陪著,良久良久,輕聲告訴峙磐:「路是人走出來的,記得一個『忍』字。」此時,峙磐的嘴抿得更緊,眼神更堅定。媽媽的心是寬慰的。黃惠燕在給兒子的信中說:「我和莊老師都相信你是一顆深具潛力的種籽,我們並不預期你得到什麼特定的結果,只希望你能享受過程,這才是真正的收穫。我們也尊重你的最後選擇。」

保送台大物理 父親折服

就這樣,峙磐毅然決然地背著十五公斤的書,拉著一只大行李箱,走出家門上台北,選擇了繼續完成他已經跑了八十公尺的百米賽跑——參加國手培訓。三週不眠不休的苦戰,發燒、鼻塞、喉嚨痛,都自己撐過來,也沒看醫生,也沒告訴教授。他曾經說:忍是放下、看淡,不是勉強的忍,兩天就好了。當獲知正好入圍八位國手中的第八名時,閃過腦際的是《轉法輪》中的法理「無求而自得」。接著,他在越南得到亞洲銀牌後,順利保送台大物理系。至此,父親也折服了,直呼意料之外。

接下來的兩個月,更是嚴峻的訓練過程,峙磐已經學會面對了,在前往韓國參賽的前夕,黃惠燕塞了一張紙條在峙磐的外套口袋:「兒子:生命的路上用心走,但不求!酸甜苦辣都是一種體驗,成功失敗都是必然,就看你的心如何擺正,如何對待,放下後的豁然與自在才是一個智者、覺者的風範。」兩週後,得知取得國際金牌殊榮後,媽媽傳了第一通簡訊:「兒啊!無論此刻多輝煌,它都將成為過去,熱情只能停留一時,自在祥和的心才是恆久的喜悅。感謝師父!感謝莊老師!感謝老爸!」

新聞小辭典

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是在一九六七年發起,目的在促進青年學生對物理的認識與增進國際交流。每年由參賽國家輪流主辦,每一個國家最多可以選拔五名中學生組成國家代表隊參賽,而要能代表我們國家參加此一國際大賽,前後得經過多次嚴酷的考驗,層層焠煉之後才能誕生出來。台灣在十一月份舉辦全國初選,由四、五千位參賽者中挑選三百位,再進行複賽,篩選出三十位選手,接下來,在隔年三、四月密集培訓與考試,再挑選出八位全國的精英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再由亞洲競賽的成績中選出五位,於七月份代表國家前往主辦國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爭取全世界青年學生物理的最高榮譽。──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歡心,流淚,在愛與光明中,在苦難與掙扎中,我們創造著繁榮和文明。在深沉與莊嚴的歌聲中,我們明白了輾轉輪迴來到世間的意義。
  • 一個一個房間打掃,牆壁,天棚,各種物件兒,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務必做到乾淨、整潔。兒子很是仔細,就連燈泡都擰下來,一個一個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帶回的邪黨報紙,該燒的燒,該丟垃圾點的丟垃圾點,不能讓它散發毒氣。掃灰,也叫「除塵」,或「出陳」,走出舊的藩籬,除陳迎新,多好的寓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