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讀者投書

體育外交見真章

【大紀元9月8日訊】當雅典奧運「豐收」閉幕,殘障奧運又即將活力登場。從我國跆拳國手在雅典奧運奪得歷史性的金牌,到第一夫人吳淑珍女士擔任中華殘障奧運代表團團長,都讓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知名度大增。

尤其吳淑珍女士以第一夫人的身分領軍赴雅典,不但是我國體育史上第一位位階最高的奧運代表團團長,也可能為國際體壇盛會之首見,台灣重視體育、殘障事業,也必定在雅典乃至國際間傳為佳話。

體育無國界,也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更是友好和平的象徵,通過奧運國手披「金」戴「銀」的宣傳,讓台灣一夕之間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不但打響了知名度,更成功地進行了一次體育外交。

藉體育來展示國力,來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不但可以讓國際社會更瞭解台灣,也讓台灣在一種公平競爭的舞台上贏得來自國際社會的支持和肯定。

從這次雅典奧運我國選手的優異表現,相信已給主辦國政府和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希臘國際機場的文宣,到奧運會刊大幅報導我摘金奪銀,還有我奧運親友團、加油團下榻的旅館飯店高掛我國國旗,以及中華奧運國手所到之處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和禮遇,在在顯示台灣的「影響力」,讓處於外交困境的台灣不必與對岸正面「衝突」,就贏得國際社會極大的認同。

如今,台灣正面臨這樣的機遇,通過積極參與國際體壇盛會,主辦大型國際賽事,以體育來消弭對立、仇恨、隔閡和嫌隙,走出我們的體育外交之路。

憑藉體育這個國際共通的語言,等於拿到了世界「通行證」。台灣,還會再怕對岸打壓、孤立和不被國際社會接納嗎?──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