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彈指可熱」的微波爐,即將引爆冷凍食品業者的即熱餐(ready to heat )和百億泡麵市場的外食爭奪戰。
過去熬夜加班,搞到飢腸轆轆的上班族,最幸福的事就是能立刻泡一碗香噴噴的泡麵充飢;現在有了微波爐,泡麵不再是唯一選擇,深夜時分,在辦公室吃一盤熱騰騰的鮭魚炒飯、意大利麵,已是唾手可得的事。
微波爐普及率6成 擴張冷凍調理市場
根據台灣松下電器統計,目前台灣地區家庭微波爐普及率已達55%至60%,每年並以5%的成長率逐年增加中;桂冠食品針對新竹以北的企業進行調查,則發現高達6成的辦公室,已備有冰箱和微波爐。
桂冠食品副總王正明表示,根據EICP行銷資料顯示,消費者購買冷凍食品的考量因素,便利性去年位居第4位,但今年便利性已躍居第2位,僅次於食物的風味和口感。他認為,微波爐與冷凍調理食品市場的拓展是相輔相成的,過去微波爐不普及,冷凍調理食品市場沒辦法擴張,現在家庭和辦公室微波爐普及率已達約6成,「引爆點到了」。
以微波爐短時間復熱的冷凍調理即熱餐市場,將陷入激戰,不僅便利商店陸續介入4℃的燴飯、意大利麵等即熱餐市場,傳統的冷凍食品產業也已漸漸轉型為「餐的產業」。
桂冠免費供微波爐 成功打入機關行號
為搶攻即熱餐市場,桂冠食品今年特別以「office mini bar」為概念,與微波爐廠商聯手發動辦公室行銷,鎖定新竹以北,目標客層有20人以上、有冰箱的公司、機關學校、遊樂區,只要每個月固定團購或販售桂冠冷凍炒飯、意大利麵等即熱餐,將免費提供該辦公室微波爐使用。
至今,桂冠提供的微波爐,已進駐南亞工廠、國瑞汽車、佳鼎科技等公司,國立圖書館、東華大學、中山大學等機關,市立動物園、六福村、小人國等風景遊樂區,以及部分網咖、泡沫紅茶店與壽司霸等40餘個地點。
王正明說,每台進駐企業或機關的微波爐,平均每個月向桂冠訂購即熱餐的金額為5000元,初次訂購的金額約在400至800元,但回訂的訂單金額每筆平均已成長至1500元至4000元。
該公司今年計畫加碼將微波爐鋪設的點數拓展至200台,只要微波爐通路架構穩健,為滿足消費者多變的餐食需求,產品線將由現有的炒飯和炒麵,再拓展至紅油抄手、米糕等產品線。
王正明指出,根據上班族的消費習性,有高達6成的消費者其實是很懶得出門覓食,僅晚餐時段習慣外出到餐館吃飯,因此,桂冠即食餐主要是切入上班族午餐和加班的消夜市場,估計該公司今年炒飯和意大利麵等即熱餐業績可達1.22億元。
義美光是炒飯市場 每年業績逾8000萬
無獨有偶,義美、南僑、民生、金品等食品業者,這幾年也積極開發即熱餐型態的餐食。
3年前搶先介入冷凍炒飯市場的義美,目前單是炒飯每年也約可創造8000多萬元的業績。
有別於桂冠、義美分攻上班族與家庭族群,以冷凍蔬菜外銷起家的民生食品協理黃建儒則表示,該公司的冷凍調理即熱餐,主攻簡餐店、咖啡店等業務用市場,至今品項數多達20餘項,橫跨焗烤飯、焗烤麵、炒飯、意大利麵、披薩等產品線。
泡麵市場遭到瓜分 規模呈現飽和停滯
冷凍食品業者指出,目前台灣即熱餐市場年僅約3億元,拜微波爐科技之助,冷凍調理即熱餐的便利性和產品豐富性遠超過泡麵,未來4至5年,即熱餐將成為泡麵很強的對手。
以台灣百億元泡麵市場保守估計,消費者吃10次泡麵只要有1次被冷凍調理的即熱餐取代,即熱餐就有10億元的成長潛力。
統一企業和維力食品兩大泡麵廠商均坦承,在便利商店鮮食崛起後,根據AC Nielson統計,台灣泡麵市場規模,不包含軍公教銷售通路,過去6至7年來,每年市場規模始終保持在80億元上下,呈現飽和停滯的狀態。
雖然康師傅方便麵前年進入台灣,曾將泡麵市場規模推升到89億元,但從今年8月31日回推至去年9月1日一整年,泡麵市場規模又回復到原先的80億元,新品成功率也幾乎等於零。
統一和維力都認為,台灣泡麵市場已十分飽和,每年吃泡麵的人就是固定的量,不可能再成長,其中,統一企業速食群已積極評估跨入冷藏和冷凍麵市場;維力則計畫開發非油炸泡麵和跨足休閒食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