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平:胡錦濤「位」正而「權」不至
【大紀元9月21日訊】一個小時前,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閉幕,人們猜測已久的謎底終於揭開了。新華社新聞稿稱:“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囯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關於同意江澤民同志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和《中囯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關於調整充實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的決定》,決定胡錦濤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徐才厚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有人就此認爲,胡錦濤已經全面接管軍權。那麽,胡錦濤是不是真的已經位至而權歸了呢?恐怕未必。
胡錦濤雖然已經在職務上“擺正”了,但距離其全面掌握軍隊權力卻還有極其漫長的路要走;如果應對失據,甚至可能長期處於傀儡狀態。原因至少有三:
首先,中共軍隊是一個極其嚴密嚴格的封建體系。一直以來,軍隊在中共體制內自成系統,有自己獨立的組織體系、獨特的處事方式和對權威的認可與尊從,僅僅擁有名義上的職務而沒有建立起從上至下的人脈網,是不可能掌握職務賦予的相應權力的。胡錦濤雖然自1998年即進入中央軍委擔任排名第一的副主席,但在江澤民獨霸軍權的情形下,他不敢不能也不會去染指軍隊事務,而是始終遠離軍隊的運作,以求自保。他不僅對組織宣傳訓練裝備等事務性工作不聞不問,即使在大政方針的決策上也僅是垂拱而已。胡錦濤不僅缺乏軍隊工作管理的經歷與經驗,更完全沒有自己的組織體系–他不僅缺“人”,而且缺乏行使權力的威望。胡錦濤目前的情形頗似江澤民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上接替鄧小平擔任軍委主席,至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大上扳倒楊家將期間的尷尬角色。
其次,江澤民在軍隊的勢力盤根錯節,十分龐大。江澤民自1992年10月真正掌握住軍權以來,十二年間如一日,不停頓地在軍隊中培植私人勢力,未曾停歇地以國家資源施恩樹威:一,嚴厲徹底地清洗了“楊家將”的幹部班底,大量提拔向其輸誠者至各個關鍵崗位。郭伯雄與徐才厚是這次“大換血”的最大受益者;二,一改鄧小平軍隊要忍耐、要向經濟建設讓路的既定方針,高速增長軍費,軍人待遇連年大幅度提高;三,將軍隊神聖崇高的軍銜當作個人禮物任意饋贈,最後竟然發展到把上將軍銜授予其衛士的荒唐地步。在江澤民的長期苦心經營下,軍隊可謂“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銅牆鐵壁,胡錦濤短時間內甚至都找不到入手之處,更何況真正掌握權力呢?!
再次,中央軍委的人事安排束縛了胡錦濤的手腳。郭伯雄被視爲江澤民的鐵杆心腹,他是在陸軍第四十七集團軍軍長任上結識江澤民的。1993年,江澤民剛握住軍權不久就將他提升爲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97年更上層樓擔任蘭州軍區司令員,1999年起便在江澤民直接領導下任軍委委員,2002年更被江提拔爲軍委副主席,並且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本次全會郭伯雄成爲排名第一的副主席;
徐才厚是在陸軍第十六集團軍政委任上與江澤民相識的。1992年11月,江澤民手中的軍權還沒握熱,就提升其爲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助理,然後一路春風,1999年與郭伯雄同期擔任軍委委員,2002年擔任主管人事任免的總政治部主任。本次全會晉升爲軍委副主席。這一安排與1989年至1992年間楊尚昆擔任軍委第一副主席,其弟楊白冰擔任總政治部主任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徐才厚具有楊白冰當時並不具有的軍委副主席職務。江澤民人雖然離開了,卻通過其親信不僅掌握著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大權,而且把持著軍隊的人事任命權。這猶如江澤民雖然張揚著從前門走出了廟堂,一轉身又從後門偷偷溜了回來。
值得關注的是,郭伯雄日前在新疆甘肅視察部隊時公開發表力挺江澤民的言論。部分中國政治觀察人士據此認爲,江澤民不會在這次會議上辭去軍委主席職務。事實證明這個判斷是錯誤的。但隨之就産生了新的問題。按中共的慣例,似江澤民是否辭職這樣的重要問題,是不可能一直拖到最後時刻決定的,而一定是早在本次會議召開之前,就達成了妥協。郭伯雄作爲中共政治局委員、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不可能不知情。因此,惟一可信的解釋是,郭伯雄強烈反對江澤民辭職,即使已成定局,也根本不承認新主子的權威,更不在意新主子的感受。儘管中共的權力體系是非常嚴格的逆淘汰制,但勝出者見風使舵、吹牛拍馬的能力卻是一流的。很顯然,此舉表明郭伯雄有恃無恐,根本沒有將胡錦濤放在眼裏。而這是需要實力的。由此可見,胡錦濤掌握軍權的路不可能平坦,更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肯定近期胡錦濤仍然只能在軍隊事務的週邊徘徊;至於能否成功掌握軍權,則要視其是否有能力如江澤民扳倒“楊家將”般撤換或招降江安插在其身邊的大員。
是否掌握著中共軍權,關鍵不在於由誰簽署命令,由誰發表講話,由誰接見軍隊;而在於誰在制定軍隊的大政方針,誰掌握著軍隊日常工作的主導權,誰把持著人事任免權、能夠建立自己的班底。這是我們今後觀察胡錦濤軍務工作方面有否進展時需要特別留意的。
源自《議報》164 期(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