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文選:沒有鏡子的世界

虔玉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之一 沒有鏡子的世界

在那個年代裡萬物尚新,空氣中透著金黃色的微光,小河潺潺看不出倒影,卻能清晰的看見水中魚兒的游動,以及水草的飄盪。

「鏡子」如同一個遠方天際的名詞,無人知曉,也從來不曾降臨這個世界。

人們看不見自己的樣貌,生活得天真而純潔,樂於關懷,每天的每天,生活在沒有鏡子的世界的人們,體貼的幫身邊的人梳理打扮儀容,被幫忙的人也信任別人的幫助,人人以此為樂,宛若傳說中的天堂,相互幫忙。

因為信任別人的幫忙,所以沒有人想看到自己的相貌--因為那真的不需要,在那溫馨而體貼的時代,美醜的概念不曾產生。

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匠工們發明了鏡子,將它們大量傾銷給仕女。從此之後,人們開始得知自己的容貌,開始用鏡子自己修飾自己的樣貌。慢慢的,每天的每天,人們開始不再互相幫忙別人梳理打扮(因為每天忙著幫自己都來不及了),也漸漸的不再樂意接受別人的幫助(因為每個人對美的看法不同),更有甚者甚至嘲笑那些去幫助別人的人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人們漸漸生出了比較之心,競賽著誰美而誰不美,互相嫉妒,雖然每個人似乎都變得更會為自己打扮了一些,也漸漸的會分別美與醜,但是,明眼的人都看得出來,失去了互相幫助互相體貼的心,裝飾得再美的人,都只變成了陶瓷娃娃,美麗卻沒有生命,失去了互相信任的心,裝飾得再美,那美都多了一層冷漠,多了一層傲慢與疏離。

大地的氣氛也改變了,因為人們的心沒有像往日般美好,原來天空中飄散的金黃色的微光漸漸減少,隨之更弱,乃至消逝。

老一輩的人們時常想起那鏡子還沒出現的時候,那時人們的笑容純真而無瑕,因為互相幫助互相信任,即使是面容最醜的姑娘,也都笑得燦爛如花,心的開朗與純淨所散發出來的美麗交織感動著人心,帶領著人們遠遠忘卻了外貌的缺陷……喔!不!應該說是讓人們根本不會在意外貌的缺陷。

「唉…..」一位上了年紀,名喚「闕如」的婦人如是說「美好的純真的日子何時會再回來呢,在人們都變得疏離的今天,是鏡子的錯還是我們的錯呢?」闕如徘徊在悠然河邊,一味的喟歎。

之二 沙羅樹下的女孩

悠然河的水依然悠悠的流,從古老的日子到今日不曾改變,河畔一處生長著一對沙羅樹,總在陽光和煦照耀大地時,將屬於它們的清香寄予微風送向遠方,而這日當闕如又徘徊在河畔時,從沙羅樹吹過來的微風,伴著清香之外竟混著陣陣的笛音,彷若天籟一般沁入心屝,闕如循音而去,來到沙羅樹下,那一對沙羅樹的中央,佇立著一個身著長袍,手持青笛吹奏的女孩,女孩詳和帶著笑意的面容令人想起了古代沒有鏡子時的那種純真的美麗,「闕如」呆望著女孩,默默著流著淚,懷念起兒時鏡子快要出現卻還沒出現的時代,彼時大地的天空中還透著金黃色的微光。。。

笛音停止了,「闕如」的淚水也潰堤了,倒臥在沙羅樹下,直到女孩將她攙扶起來,於是她將所有的關於舊日的懷念一股腦兒向女孩訴說。

女孩說:「我從水的一方來,在妳的話語中,我聽見了一件被遺忘,卻最重要的事,鏡子只是工具而已,真正讓人們變得疏離的原因是每個人自己的自私的心,才讓人們逐漸的變成鏡子的奴役,逐漸的丟棄了自己先天的本性,卻自甘讓鏡子中反射的影子主宰了真正的自己,不是嗎?」

說罷輕歎,轉換了語調更柔聲的說:「鏡子的出現像不像是一個考驗呢?考驗誰能不受它的影響,考驗誰能依然在使用它時還能保有信任,純潔與互助的心,考驗誰能不被鏡子反客為主,反而成為鏡子的奴僕。」

女孩摘了沙羅樹葉,做成頭冠,將它載在闕如的頭上,問道:「你信不信任我呢?」

「信任」闕如答道。就在話出口的這當時,一陣金色光芒從女孩手中的青笛流洩出,直至溢滿整條悠然河,闕如驚異望向河面,發現河水從此以後,開始能夠反映出人們面容的倒影,而河中透露出的金光,就像是從前從前天空中透著的金黃色微光。

「想通過考驗,不被物所役是妳我相遇的原因;而信任是獲得答案的契機。」

女孩的聲音似遠又近,像是來自天邊的贈言。闕如抬頭,發現女孩不知何時,上了一葉扁舟,緩緩划向悠然河心,「答案依然在人們的心,與堅定的勇氣,誰能在疏離的社會裡,依然有勇氣無私的助人,無畏他人的嘲笑;誰能在被當成傻瓜的時候,依然沒有怨恨呢?」

「妳信任我嗎?」女孩又問。闕如愕然,點了點頭。

「信任我那就去做吧,當妳做到的時候,妳會發現那考驗不曾存在,勇氣也不再是勇氣,一切只是純真天性的再現,沒有訝然,沒有突兀,因為人本來就應該那樣,到了那個時候,所有的環境再複雜都再也無法影響妳,讓妳的心改變。」話畢,女孩與扁舟化做一道金光,消失在河心。

而那悠然河,從此改名為金色悠然。

之三 分明

闕如拾起女孩留在岸上的青笛,學著女孩曾經吹奏著的,她記得的曲調,心中升起了不被嘲笑動心的勇氣,回到人群中講訴著她的經歷,然後開始關懷別人,讓人們宛如回到了古老的日子一般,剛開始時,人們覺得她瘋了,嘲笑著她,避開她,可是她依然不改初衷,因為那條透著金色光芒的悠然河水,說明了這一切的真實。

慢慢的,闕如的行為感動了人,許多人開始改變,變回了如同古老年代那般的彼此關懷的人們,而古代大地上的金黃色微光,開始重新出現在這些人們居住的地方,鏡子依然存在,也依然被使用著,但是這些重拾關懷的人們再也不被它所役,古代沒有鏡子時的那種純真的美麗開始重新出現。

當然,還是有不相信的人,變不回來的人,因為他們的心已經讓他們不知道怎麼樣變回來了,而這也是他們自己心的選擇。

當一個新的物品被發明,被使用,豐富著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同樣存在著反過來支配人們的風險,而不被物所役的人,才可能有真正的快樂,您說是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歡心,流淚,在愛與光明中,在苦難與掙扎中,我們創造著繁榮和文明。在深沉與莊嚴的歌聲中,我們明白了輾轉輪迴來到世間的意義。
  • 一個一個房間打掃,牆壁,天棚,各種物件兒,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務必做到乾淨、整潔。兒子很是仔細,就連燈泡都擰下來,一個一個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帶回的邪黨報紙,該燒的燒,該丟垃圾點的丟垃圾點,不能讓它散發毒氣。掃灰,也叫「除塵」,或「出陳」,走出舊的藩籬,除陳迎新,多好的寓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