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六合彩网上投注app官网-六合彩网上投注app开户-六合彩网上投注app注册

孩子是你自己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紀薇報導)許多華人移民來到加拿大之後,忙於生計,常常無暇顧及孩子,而此地的功課又比較輕鬆,常此下去是否會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影響?如何幫助那些剛移民來這裡,英文不好的孩子儘快適應本地生活?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訪了黃茵瑜女士。黃茵瑜女士畢業於多倫多大學師範學院,是安省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教育學碩士,在多倫多教育局任職已經有二十一年了,主要從事主流公眾教育(mainstream public education)。精通粵語,國語的黃女士也教授成人英語,有15年之久。

制定一個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表

  黃女士直言不諱「你說這邊的生活緊張。是,我承認是緊張。」「家長在這方面也有各種各樣的意見。有些覺得實在管不了,因為大家都要上班,那麼就把孩子放在家中,很多的時間去玩電子遊戲、看電視,每天就是這樣打發啦。家長也是挺苦惱的。」 「但是同時呢,說實在話孩子是你自己的。我是一個教員,我所能給孩子施加的所謂壓力是有限的,說壓力不大恰當。但是想辦法讓孩子做得更好是應該來自父母的,父母應該較多的時間來輔導孩子。」

  黃女士建議父母應該與孩子坐下來安排每一天的時間,列一個時間表。出去上學時間之外,可以安排孩子學中文、玩、閱讀、拼寫、每週去圖書館借一週要看的書,或讓子女適當的參與圖書館的活動等等。當然有些孩子需要指導、需要督促。

  關於時間表的制定,黃女士建議: 1時間表最好配合當地的教育;2雖不需要明確幾點幾點孩子要做甚麼,但內容要現實可行;3及時恰當的表揚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這樣對4、5歲至11、12歲的孩子來說,一方面不會使他們荒廢學過的東西,同時也可以使其有適當的「喘息「的機會。

學習西方精髓 保留優良傳統

  當問及孩子言行舉止好像隨著年齡增長更難管教的問題時,黃女士指出,「首先父母在意識中認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 「作為家長首先要看一看我們自己在道德那一方面是不是做好了,做好你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打個比方,孩子在公眾場所大吵大嚷的、跑來跑去的。他是小孩子嘛,他想著玩。玩來玩去,他也忘了是不是能夠這樣子的。但我們家長對於孩子跑來跑去、說話啦、鬧啦,我們自己察覺沒有?如果你自己不察覺,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又比如說,3、4個家庭,大家出去野餐、去玩。大人就坐在那邊聊天了,孩子跑到哪去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身邊玩了,還是跑到老遠也不知道,這個對洋人來說是非常不能容忍,也不能理解的。更何況孩子之間說一些不該說的話,或有些不該有的舉動,你根本沒法察覺。因為你自己對這些問題都好像不敏感,你也就覺察不到這是個問題。」

  黃女士建議家長要先從自身做起,觀察一下洋人家長是怎樣對待孩子的。因為這邊的社會認為孩子應該有良性的、也是各種方面啟發性的發展。相對來說這裡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那種時間要比中國大陸、東南亞或其他地區來的華人要多,付出的要多。相互借鑒一下非常有好處。比如洋人帶孩子出去有這樣一種習慣:他先跟孩子說,你要在我能看到你的範圍之內玩,你要離開這個地方,你要同我說。那說了之後,大人說話、聊天的時候,眼睛還是盯著孩子的。不是全神貫注地跟我眼前的人聊天,孩子跑到哪去了也不知道。

  「但是我們應不應該像他們那樣放鬆呢?」 黃女士覺得我們華人最好的那些個傳統我們應該保留。華人家長要發揮自己民族的語言、文化優勢,充分利用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教育孩子。例如中國許多歷史、神話、寓言、成語故事等等都帶著中國人美好的道德體現,可以講給孩子聽,使孩子有個參考。恰當的時候可以同孩子討論一下,因為就故事的角度去討論,可以為孩子營造較為輕鬆的談話氛圍,孩子容易接受。

  其次,孩子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說得不好,我們要馬上指出來,馬上給他糾正。

  但不要固執於自己的觀念,要多反省自己。多觀察別人,看看別人怎樣教育孩子。

  比如洋人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而華人往往把孩子當作不懂事: 「你啥都不懂,我比你懂,我說你就得聽,我告訴你這樣你就得這樣做。」

父母與孩子間的心靈溝通

  黃女士建議華人要多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其實進行心靈上的交流,有時候10分鐘就可以解決。一般西人孩子與父親、母親心靈上的交流的時間,如果孩子很小的話,洗澡的時候就可以交流;第二就是吃飯的時間,只要是允許的話;第三他睡覺之前,西人有這樣一種習慣,不管孩子多大,在孩子十一二歲之前,睡覺之前都會給孩子讀故事書,或跟孩子一起念故事書,然後大家聊聊天,一般半個小時,英語說就是品質時間(quality time), 他們認為這種心靈上的交流非常重要。」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其實家長與孩子應該有心靈上的交流,這樣的話,你就不會張口避口就訓他,如果你多聽孩子,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想很多東西的,想很多很多,有些東西你以為他聽了,其實他有很多疑問。如果你養成這種習慣,等他大了,十多歲了,他在社會上碰到的一些問題,大孩子之間存在的那些矛盾,一些疑問,你只要不是和他很熟悉的話,一個字他都不會給你暴露的。他不會說,他知道你會訓他。但只要你同他有心靈上的交流的話,他覺得你是他的朋友,你能夠理解他,他說甚麼你都不會判斷他、責斥我,make a judgment with me。他只要覺得你是朋友。他會很放心跟你說他的心事 ,這樣你會知道他的問題在哪兒。」

  「換句話說,時間多緊,都要把這件事當作是大事。把孩子放在我們這個很忙的時間表、要處理的事情之中,讓孩子跟你一塊做事。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比如去超級市場買菜,這個都是可以跟孩子一起去的,可以同孩子一邊走一邊聊啊,他肯定可以告訴你很多東西的;一個周安排一次與孩子去公園踢踢球;如果有條件,一家人可以一起出遊。你可以知道孩子到底對甚麼感興趣。」

  黃女士提醒辛苦了一天的家長,再勞累也要抽時間與孩子聊聊天,切不可往沙發裡一躺看電視、看報紙,只顧著自己清閒,而不理會盼了你一天的孩子,錯失了父母親與孩子進行心靈交流的時機。

  開學在即,黃女士提醒家長:加拿大的教育不是完全的責任制,不要將孩子100% 地完全交給學校,或是交給教育局。黃女士建議家長們要多參與家長會,多支持學校的各項活動,不要以忙或語言障礙為理由推掉,因為這些是最基礎的教育活動,也是最容易辦到的。另外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與社區活動,充實孩子的課餘生活。(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講,父母會把自己的哪些“優點”傳給自己的孩子呢?
  • 1990年著名作家黃宗英女士在民勤時用這樣的詩句寫下了她的感受:
    天空沒有云
    當孩子們不再知道什么是云時
    天不成為天
    地不成為地
  • 「醫師,我的孩子從小皮膚就很差,常抓得滿身傷痕,該怎麼辦?」一名八歲大的男童媽媽憂心忡忡地問皮膚科醫師,經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後,診斷這名男童罹患了異位性皮膚炎。
  • 124名中華廣教學校暑期班將與8月20日結束﹐由湯鳳鳴校長在帝苑茶樓的結業餐敘中主持了結業頒獎。被選出的小班七位、中班六位、高班六位優秀學生接受了頒獎﹐湯鳳鳴校長還為做義工的孩子頒發證書﹐做義工時間有24小時至280小時。為鼓勵陳瑞蘭剛到美國僅一月就做義工﹐特別頒發一枚獎牌。

  • 我國雅典奧運男子團體射箭隊勇奪銀牌,選手王正邦的父親王福財興奮的連開兩瓶香檳慶祝,他表示,王正邦的雙臂長度比身高還長,從小到大練習射箭的成績優異,他會全力支持兒子,不論是在世界比賽的競技場,或是孩子內心世界的自我成長。
  • 昨(21) 天上午一名懷有5個月身孕的女乘客帶著女兒在北京上了一輛757路公交車,因孩子是否需要買票的問題與售票員發生口角後,被司機踹倒在地上。
  • 〔自由時報記者李光爵╱綜合報導〕「沒有人要我!」莎朗史東日前接受訪問時,對媒體大爆內心苦楚,宣稱自己私生活遠比銀幕表現受觀眾矚目,像她與菲爾布洛斯坦離婚之事、領養一個四歲的孩子,及她患腦瘤都比她要演什麼來得有吸引力。
  • 儘管大多數年輕人無疑會對夏季奧運會產生興趣,但這種興趣相對如此強烈卻是令人始料不及的。一半以上(57%)的年輕人將夏季奧運會視為一項激動人心的大型賽事,僅次於超級杯美式足球賽(Super Bowl)(59%)的影響力。總體來講,孩子和青年人認為夏季奧運會比世界職業棒球大賽(World Series)(40%)、美國職業籃球賽(NBA) 總決賽(39%)、斯坦利盃冰上曲棍球總決賽 (Stanley Cup Finals)(29%)以及世界杯足球賽 (World Cup)(26%)更具吸引力。
  • 陳凱歌,一個電影導演的兒子,對於導演事業相當專注認真。他的電影,一板一眼,像是生命活力與功筆畫相揉合的上等品:從《黃土地》《孩子王》《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無不以故事的歷史性或政治性的美學為主體。從風格和人格上,拍岳飛《精忠報國》倒也像是陳凱歌合適的選擇。
  • 現在可口消暑的冷飲品種非常多,在夏日自然也成為了人們的最愛,尤其對於孩子們來說不管是玩耍後還是在閑靜時都是解饞的好東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