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网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shouye
藝術生活

窯變觀音

釉在窯內自然變化所產生的色澤,最早由於對其中著色劑呈色原理的不瞭解,把在窯內發生變化的、出乎意料之外的釉色稱為窯變,窯變釉是一種變化最多,色彩最豐富、形態最複雜的一種釉。

     

關於窯變,清代梁同書在《古窯器考》一書中有記載:「至若出器,時有窯變,非人力所可致。」 清代《南窯筆記》:「又有窯變一種,益因窯火精華凝結,偶然獨鍾,天然其色,光怪可愛,是為窯寶,邈不可得」。

在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陶埏》中亦有記載「正德中,內使監造御器。時宣紅失傳不成,身家俱喪。一人躍入自焚,託夢他人造出,競傳窯變。好異者遂妄傳燒出鹿,像諸異物也。」

     

明代學者何孟春在《余冬續錄摘抄》說到:「江浙官窯,燒造供上瓷器,其始摶師作塗飾,求其精緻一也。開窯之日,反復比量,而美惡辨矣。其中有同是質而遂成異質者;同是色而特為異色者,水土所合,人力之功,不復能與,是之謂窯變。蓋數十窯中,千萬品而一遇焉,然監窯官見則必毀之,窯變寶珍奇,而不敢以進御以非可歲供物也。故供上瓷器,惟取其端正合制,瑩無疵瑕,色澤如一者」。可見,舊時窯變瓷器是極其難得,因而也是極其珍貴的。

     

窯變觀音,清代朱彝尊在其所著《月下舊聞》中有生動形象的記載:「明神宗時,李太后慾得一瓷相奉之,舉會間,景德鎮窯中器化一莊嚴法像,綠衣披體晏坐支頤,兩膝低昂,左偃右植,手輪梵宇,篆法宛然,獻之闕下。懿旨命供於報國寺內,俾都人咸知敬禮,今京師所謂窯變觀音是也。」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