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需求攀升 國際原油續創歷史新高
【大紀元8月1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9日綜合報導)國際原油價格續創歷史新高紀錄,紐約商品交易所盤中一度攀升至每桶47.45美元,反應美能源署公佈石油業者產能利用率提高,以及汽油需求創下今年以來最高水準的利多。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石油部長9月中旬在維也納集會時,可望研商調高區間目標價格及增產事宜。
截至上週五為止,美國內產油設備利用率由94.7提高至95.8,原先市場預期產油設備利用率只會提高至95,另一方面汽油供給量也下降的非常明顯。
能源分析師表示,產油設備利用率飆高顯示原油需求相當強烈,而汽油需求相當強勁都是油價持續破新高的要件。
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原油收市上漲52美分或1.1%成為47.27美元,又創下收盤歷史新高價,盤中油價一度上漲至47.45美元,目前由軋較去年同期上漲53%。
儘管油價高漲,不過,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亞太地區辦事處主任日野博之 (Hiroyuki Hino)表示,日本經濟應能承受油價飆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日野在東京接受訪問時表示,「日本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遠低於市場預估,油價飆高也是一大問題。」但他指出,「基本上,只要日本經濟持續復甦,將可降低油價飆漲所帶來的負面衝擊,日本經濟前景仍然看好。」
日野指出,日本第二季GDP成長遠遠落後預估,不表示IMF有必要修正日本經濟成長預估,IMF上週預估日本今年成長將創下十來之最達到4.5%,日本上週公佈第二季成長年率達1.7%,未達經濟學家預估的一半。
日野指出,「日本應密切注意近來屢創新高的油價。」他補充IMF無意「大幅調整」成長預估,而日本通貨緊縮已「明顯趨緩」。
IMF預估明年日本消費者物價與上年相比將停止下滑,至於GDP平減指數跌幅將明顯趨緩。
日野補充,中國經濟成長減緩不至對日本經濟構成嚴重風險。日野指出,「只要中國達成經濟軟著陸目標,其所帶來的影響將不會太大,加上全球經濟復甦,日本可以抵禦中國成長降溫所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