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絹之戰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古羅馬時期,東羅馬帝王查士丁尼為了擺脫位居東西方之間的波斯人高價壟斷經營中國絲綢的局面,曾打算與埃塞俄比亞人聯合,繞過波斯,從海上去印度購買絲絹,然後東運羅馬。然而波斯人知道這個計劃後,安息王國以武力向埃塞俄比亞威脅,阻止他們充當羅馬人的絲綢居中掮客。查士丁尼無奈,又請安息近鄰的突厥可汗幫助從中調解與波斯人的關係,不料波斯王不但不聽調解,還毒殺了突厥可汗的使臣,使雙方矛盾激化。東羅馬聯合突厥可汗與公元571年攻伐波斯,戰爭長達20年之久,未分勝負。這就是西方歷史上著名的「絲絹之戰」。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哈薩克族主要遊牧於氣候寒冷的新疆北部,所以服裝、特別是男子服裝的麵料以皮毛為主。但因與其他民族交往和貿易,所以哈薩克族服飾的麵料也有布和絲綢,服裝種類如下: 民俗民風
  • 傳說遠在黃帝時期,元妃始祖就開始馴養野蠶為家蠶,取蠶絲織成做衣服的錦帛。在古老的耕織圖上,已詳盡地記錄了古代蠶農育蠶、養蠶、繞絲、織綢的整個過程。
  • 素有「織物皇后」美稱的真絲織物,如今越來受消費者的喜愛,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絲綢製品對人體具有獨特的護膚保健功能。
  • 南京雲錦因其絢麗華美,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其代表木機妝花是中國4700多年絲綢織造史中,唯一流傳至今不可被機器取代的傳統手工織造工藝。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候選項目,並向中國知識產權局正式申請六項相關專利。
  • 由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日有「恐機症」,所以,經常乘坐火車出訪中國大陸,而前來漢城參加「亞歐會議(ASEM)鋼鐵絲綢之路研討會」的北韓鐵路省代表團,對南韓的「子彈列車」感興趣,而在漢城試乘體驗,成了兩韓新的話題。
  • 著名佛教旅行家玄奘法師(《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在所著《大唐西域記》中,記錄了一段在瞿薩旦那國(古于闐國—今新疆和田附近)聽到的傳說:古代的西域各國絲綢與黃金等價,瞿國原無蠶桑,聽說東鄰小國已有蠶桑絲織,便遣使東國求獲蠶桑種子,但被東國君主回絕,並嚴令關守,禁止蠶桑種出關。瞿國無計可施,便謙恭備禮與東國求親。東國君主為了睦鄰友好,就答應了這門親事。瞿國國王派使迎親時,囑咐迎親者密告東國公主,瞿國沒有蠶桑絲綢生產,請公主自帶蠶桑種子來完婚,今後方能自制絲綢服飾。公主離開東國時,將蠶桑種子密藏於頭上的帽子內,出境時,守將搜遍了所帶物品,只是不敢檢查公主的帽子,從而使桑樹和蠶種帶入了瞿國。這個故事在公元三世紀時曾被雕刻成木刻繪畫作品,該文物於本世紀初被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在新疆和田地區發現並盜走。
  • (大紀元記者吳玉林、魏德編譯報導) 漢字“拆”﹐在毛筆字看起來就像是由八個橫七豎八互相砍殺的筆劃組成﹐這或許很符合字的原意﹐因為它的意思就是“破壞”。有人曾戲稱“中國”的英文發音“China”聽起來好像“拆啦”。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膨脹延伸到西北邊陲﹐當前席捲全中國的強制拆遷之風﹐也刮到了新疆偏遠地區﹐連喀什(全稱喀什噶爾﹐Kashgar)這樣古老的邊城﹐亦不能幸免。

    新疆的喀什面積約16.2萬平方公里﹐2003年末總人口為350.12萬。當地居民共有17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占90%。喀什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葉綠洲﹐現正在進行一場改造工程。位於中國西北邊陲的新疆則是中國地域最大的省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人口1934萬。

    據多倫多星報(The Toronto Star)5月30日從新疆喀什發出的特別報導﹐近來大大的“拆”字被不吉祥的塗刷在這一古老而又多塵城市中心地帶的許多維吾爾舊式磚土結構的民居和商鋪牆壁上﹐就像黑幫告示“死”字一樣﹐警告他們將要採取的破壞行動。

  •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編譯報導】每年的遊客量媲美長城的北京秀水東街,被老外暱稱為北京的「絲綢胡同」,這個傍倚外國使館區、因販售便宜「名牌」而名聲在外的購物「天堂」,因老舊狹窄面臨拆除。其旁正新建的「秀水街市場」,日前先行拍賣攤位,創下三百九十五萬元人民幣天價,為了「值回票價」,可想而知將來這裡的東西會有多貴。「懷舊」的老外在秀水街黃昏將近之時,不禁開始抒發「夕陽無限好」的情懷。
  • 塔吉克族主要居住在氣候寒冷的帕米爾高原,經濟生活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所以服裝多用皮毛、氈褐為麵料,清代以後,用自織土布和外來的絲綢漸多。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與中國政府探討,是否與中亞等國家及地區合作,將絲綢之路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如果確定,絲綢之路將成為中國首個與他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項目。新華網報導,正在蘇州出席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委員會議的中國國家文物局官員表示,中國政府正透過世界遺產中心與日本以及中亞各國磋商此事,絲綢之路最快可望於二00七年提交世界遺產委員會討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