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中國政策搖擺 台商成白老鼠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榮祥╱高縣報導〕一名將經營重心從中國移回台灣的業者表示,中國政策搖擺不定,台商常是「新法令」的白老鼠,毫無保障;而近年來因觸法遭羈押的台商也日漸增多,還衍生出專司營救在監台商的新興行業。

  台商也比較兩岸政府差異,認為台灣對廠商態度是輔導,中國卻像是在抓小偷,稍有不慎便會誤觸中國法令,台商還會被溯及既往,秋後算帳;該業者因還有廠房在中國運作,深恐其批評又惹來「麻煩」,不願具名。但他呼籲前往中國投資的業者,務必小心謹慎。

  這名業者在南部經營家具、五金製造,有廿多年歷史,產品以外銷為主,通路涵蓋全球上百個國家,去年本業營業額(不含轉投資 )達七億台幣。

  業者從八十二年赴中國投資至今十年,因遭遇太多阻難,發現中國環境並沒有想像中優渥,原本有意繼續擴廠的計畫在三年前喊停,並逐漸將經營重心移回台灣。

  三年來,業者回台投資金額超過六千萬元,比在中國十年投資總額還多,也提供地方不少就業機會,近期更在南部斥資上億元購買土地,準備繼續擴廠、深耕台灣。業者指出,會前往中國投資者多半是看上對岸廉價勞力與廣大市場,這兩項優勢目前也都存在,但卻不敵中國官方政策搖擺不定所造成的衝擊。

  業者說明,中國官員為吸引資金,剛開始會用盡一切柔軟身段,等資金到位後就會出現許多令人詫異的「規定」,許多新法令都需要「錢」配合。例如中國各地陸續實施的員工四金(供住房基金、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醫療保險金 )政策,就讓許多台商措手不及。

  此外,中國官員慣常刁難台商手法就是「選擇性稽查」,尤其對台商繳稅情況嚴格審核且溯及既往,每次開罰動輒十萬元人民幣起跳,許多台商在稅務方面踢到鐵板,進而遭羈押,公司或家屬只好籌錢「贖人」,兩岸還因此衍生出專司營救在監台商的新行業。

  因對中國管理制度不敢領教,該業者轉而回到台灣投資,近來也評估在東南亞設廠可能,十年中國經驗讓這位「回頭是岸」的台商深深感慨,「還是台灣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