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樓夢》看生死

洪唯真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9日訊】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有沒有報應?是否世間一切早已注定好了,而人只是按照既定的安排在走?活著的目的為何?

既從空中來 應向空中去

話說《紅樓夢》的故事主人翁賈寶玉本是仙界神瑛侍者下凡,故事中的眾多女子也都是來自太虛幻境,因為先前一段風流公案未了,互相牽連,如今正好藉此機緣,紛紛下世為人,以了冤債。故曰:空中來。

既言都是為了還恩了債而來,債了恩還便應早早回歸仙境,不該妄留情種,惹來一身牽掛,故當賈寶玉魂魄出竅之時,恍恍惚惚,見到死去的姊姊妹妹,大動歡喜之情,豈料神仙人物豈能為情所動,寶玉只有自討沒趣,吁唏哀嘆,不知世上情緣皆魔障。正該:空中去。

一夢終須醒 還清好散場

然而人究竟是人,迷在情中,以為此乃山盟海誓永恆不渝之物,君不見黛玉日日為伊拋灑血淚,誰知淚盡之日便是散場之時,林黛玉還完淚債回歸太虛幻境,空留迷中人賈寶玉滿地相思。

其實情中人不解情因何而發,好比夢中人不知夢因何而起,於是情中人隨情舞動,夢中人隨夢旋轉。唯有情滅夢醒,方知一切都是先前恩恩怨怨互相報應,無怪乎尤二姐遭人設計折磨,那死去的妹妹前來托夢說「此亦係理數應然,只因妳前生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

相報自非輕 聚合皆前定

在《紅樓夢》裡,人的一生早就被決定好了。那天,寶玉睡午覺,睡著睡著迷迷糊糊來到太虛幻境,見了好些簿冊,冊子記載普天下所有女子過去未來之事,當時看了不解。直到身邊人死的死、嫁的嫁,悲傷痛絕,逐一應驗,才漸漸悟到生死得失皆前定。

是故,當眾人聞知惜春要出家,各個放聲大哭,獨有寶玉大反常態,明白此事乃命中必然,遂以冊子上的詩句示人,說是好事。

《紅樓夢》身為四大奇書之一,不應只是文藝上的成就,更應嘉許的是它對生死的洞澈,告訴讀者禍福好壞會有報應,今生的各種遭遇都是生前所作所為所定,人來世間走一遭是為了還清過去所欠下的債務,業債還清重返天界才是當人的目的。──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韓的電視台,最近晚上連續播放了兩集中國電視劇「紅樓夢」,供北韓人民觀賞。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歡心,流淚,在愛與光明中,在苦難與掙扎中,我們創造著繁榮和文明。在深沉與莊嚴的歌聲中,我們明白了輾轉輪迴來到世間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