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呂秀蓮獲瓜頒贈元首級勳章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6日訊】特派自由時報記者王平宇╱瓜地馬拉市四日報導〕台副總統呂秀蓮今天晚間在瓜地馬拉「國立文化宮」獲頒元首級的「大十字國鳥勳章」,並接受瓜國總統貝爾傑晚宴款待。據了解,這是貝爾傑就任以來,台瓜兩國高層首度會晤,雙方會談氣氛融洽。

  今晚的贈勳儀式,包括貝爾傑以及副總統史坦因、瓜國全體閣員以及外國駐瓜使節均參與,顯示瓜方對中華民國代表團來訪的重視。席間貝爾傑並特別準備一個裝飾台瓜兩國國旗的蛋糕,為呂秀蓮六十歲生日慶生。

  比較特別的是,相對於過去幾天接連不斷的冗長國宴,貝爾傑今晚的宴會準時在晚間九點結束,令不少與會嘉賓都對這位年輕的瓜國總統感到耳目一新,也對貝爾傑誠懇、平實的作風留下深刻印象。

  呂秀蓮在接受贈勳後表示,今年是台瓜兩國建交五十五年,四年前,她是第一位訪問瓜國的台灣高層,這次在就職十天後又到訪瓜國,顯示她與瓜國的特殊情誼。

  此外,呂秀蓮也與貝爾傑就如何增進雙邊合作,促進兩國交流進行討論。

〔特派記者王平宇╱聖荷西四日報導〕四日適逢副總統呂秀蓮的農曆生日,早上在結束哥斯大黎加訪問行程前,當地僑胞再次為她慶生。面對這次出訪,各界接連為她慶生,呂秀蓮也自我解嘲,表示此行本來叫做人權科技之旅,不過看來好像變成生日之旅。

  呂秀蓮透露,四年前也就是二千年五二○就職當天,其實是她農曆生日,她有感而發的表示,自己的母親真厲害,「生一個女兒,會生在五十六年以後她要當副總統的那一天」。

  面對此行到各國都會有人為她慶生,呂秀蓮認為這對她來講是無限的甜蜜。

  呂秀蓮在結束哥國行程前,特別與當地僑胞進行座談,不過,在僑胞堅持下,原本要陪同的大使館人員最後全被請出,僅由呂秀蓮與近三十名僑胞與會。

  據了解,僑胞們向呂秀蓮抱怨駐外單位行事僵化,對外名稱還是採用「Republic of China」,不足以代表台灣;還有僑胞認為駐外單位宣傳不夠,更有人要求「要為台灣正名」。

  我駐哥斯大黎加大使吳子丹表示,民主社會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對於遭僑胞排除在門外,他並不以為意。他強調,大使館在各項對外名稱上,已經盡力加註台灣,以便與中國區別,但關鍵仍在國內是否能在名稱問題取得共識。

  呂秀蓮則在會後簡短表示,駐外人員應該要體恤國內的意見,並且設法讓內外意見能夠「拉近一點」。

一泛藍人士海外鬧場 僑胞憤怒

〔特派記者王平宇╱瓜地馬拉市四日報導〕副總統呂秀蓮今天在瓜地馬拉聖卡洛斯大學獲贈榮譽學位,不過卻遭遇泛藍海外支持者、前大使館武官桂務勇持布條抗議鬧場,雖然桂務勇隨即遭我方安全人員架走,但還是引起僑胞強烈憤怒,認為他的舉動「實在丟光了中華民國台灣的臉」、「台灣人都沒面子」。

  呂秀蓮今天中午飛抵此行中美洲三國訪問的最後一站瓜地馬拉,在機場接受軍禮歡迎後,隨即赴聖卡洛斯大學接受榮譽博士學位。呂秀蓮是該校成立三百多年來,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女性,第一位則是瓜國傑出女性孟秋,她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教育獎及諾貝爾和平獎。呂秀蓮在獲頒學位後也隨即與孟秋會晤,兩人相談甚歡。

  不過,這場原本應該充滿喜悅的活動,卻突然遭遇一名人士高舉「真相、作票、恥」的布條抗議,在場的瓜國安全人員隨即上前扯下布條,但他仍不斷叫囂,台灣的特勤人員隨即衝上前去將他架出場,雙方相互拉扯並不斷叫罵。不少觀禮的瓜國學生,則對這突如其來的意外感到驚訝,也有在場人士對台灣特勤人員的反應動作迅速表示印象深刻。

  這自稱叫桂務勇的男子,一九八三年到八八年間擔任我駐瓜地馬拉大使館武官,目前則在瓜國開餐廳。他激動表示,自己三月間曾飛回台灣投票,不料竟有選舉爭議,「那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機票錢?」他說,自己訴求簡單,就是「沒有真相就沒有副總統」。

  這場風波雖然旋即平息,但卻引發在場僑胞強烈不滿,瓜國台商會長陳幸雄就表示,正副總統都是經由全體人民選舉出來的,因此不贊成這種做法,每個人應該尊重多數人的選擇。他強調,瓜國僑界全力支持台灣政府,更歡迎呂秀蓮的到訪,僑界雖然知道桂務勇是前任武官,但他向來和僑界少有來往,而且做法比較激進,不能代表僑界的聲音。

  台灣僑民郭靜秋、魏菁菁則認為,這是大學區,不該進來鬧場,這種做法侮辱中華民國台灣,也讓台灣人沒面子。

〔特派記者王平宇╱瓜地馬拉市四日報導〕針對前駐外武官在副總統呂秀蓮接受榮譽學位會場舉布條抗議,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表示,將國內政治爭議帶到國外友邦大學,是傷害台灣的國家形象行為,令人感到非常遺憾。

  不過,呂秀蓮的心情並未受到這起事件影響,她表示,當年自己放棄獎學金返國為台灣奉獻,這個榮譽博士學位是「遲來的補償」,她感到無比的光榮,未來會為聖卡洛斯大學貢獻心力。

  結束學位贈與儀式後,被問起抗議事件,呂秀蓮直說這不重要,隨即趕赴會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秋。

  針對我方安全人員的處理方式,黃志芳認為,做法「沒有過當」,因為不知道這位抗議人士有無兇器,也不知他接下來會做什麼,會不會危害到副總統,按照維安作業準則,第一步就先把這位民眾隔離。他指出,未來會加強副總統安全維護,但出訪行程不會受到影響。

分裂的僑社 國家形象的殺手

特派記者王平宇╱特稿

  台灣的副總統在三二○大選結束後首度代表總統出訪,卻遭遇泛藍支持者在海外當面抗議,在瓜地馬拉抗議者或許尚屬零星,但接下來的舊金山行程,藍綠對峙氣氛勢必更劇烈。

  雖然僑社分裂的隱憂早在選前即陸續浮現,但我方若長此以往放任而不加正視、處理,恐怕既無法有助任何要真相的訴求,台灣的國家形象更將被破壞殆盡。

  台灣總統大選結果,華人社會中有部分人士因為政黨支持傾向仍無法接受。對台灣而言,力抗中國壓力、走出自己的道路是一大挑戰,但如果說三二○選舉結果可以當作這項挑戰第一階段的初步成功,那麼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就應該是廣泛爭取認同,避免被中國打為少數、被邊緣化的命運。

  中國當局對於呂秀蓮這次出訪的打壓,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對美施壓不成後,下一步就是轉而發動僑胞抗爭,讓台灣高層臉上無光。

  雖然兩岸競爭早已是常態,但當前卻是混雜了國親所謂要真相的訴求,讓中國當局只要利用反對人士的力量,即不需親自出手,反而可達事半功倍效果,這是海外僑界爭議中對台傷害最大的部分,也是最需要台灣著手處理的問題癥結。

  相對於中國而言,海外華人對民主台灣的認同與支持,應該比較容易爭取,因而副總統呂秀蓮代表連任成功的台灣政府首度出訪,甚或是陳水扁總統日後出訪,面對不同意見的僑胞,也應以雍容大度的胸懷擁抱不同意見者;相對於此,海外的僑胞也更應自我省思,不應將對選舉結果的不同意見,硬要凌越在台灣國家形象之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