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周厲王止謗和齊威王納諫

陳意
font print 人氣: 123
【字號】    
   標籤: tags:

周厲王是一個貪婪暴戾的統治者,任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等人,壟斷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不讓平民前往採樵漁獵。大夫芮良夫規諫厲王說:“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個榮公只知道獨佔財利,卻不懂財利是從各種事物中產生出來的,是天地自然擁有的,誰想獨佔它就會觸怒很多人,榮公用財利來引誘您,君王您難道能長久嗎?”厲王不聽勸諫,還是任用榮公做了卿士,掌管國事。
  
周厲王的暴虐無道終於激起了廣大國人的憤慨,國人都公開議論他的過失。召公勸諫說:“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厲王發怒,找來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來監視那些議論的人,發現了後就來報告,立即殺掉。這樣一來,議論的人少了,可是諸侯也不來朝拜了。三十四年,厲王更加嚴苛,國人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路上相見也只能互遞眼色示意而已。厲王見此非常高興,告訴召公說:“我能消除人們對我的議論了,他們都不敢說話了。”召公說:“這只是把他們的話堵回去了,並警告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厲王不聽勸阻。從此,國人都不敢說話,過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襲擊厲王。厲王逃到彘。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鄒忌身長八尺多,容貌光艷美麗。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一個更美?”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因而又問他的妾,妾說:“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從外邊來,鄒忌又問他:“我同徐公誰更美?”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啊。”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端詳他,自己認為不如他美。於是,鄒忌上朝時和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我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國土縱橫各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宮裡的妃子和左右的侍從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沒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國範圍內的人沒有不想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您受的矇蔽一定非常厲害了。”
  
齊威王說:“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書面規勸我的,受中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指責規勸我的過錯,能使我聽到的,受下等獎賞。”命令剛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言規勸,宮門口和院子裡好像鬧市一樣;幾個月後,要隔些時候才有人偶然進言規勸;滿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有甚麼可以進言的了。燕國、趙國、韓國、魏國聽說了這件事情,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人們說的在朝廷上戰勝了別國。
  
周厲王用殺戮來止謗,齊威王用納諫來治國都使兩個朝代的百姓無聲,可是結果卻完全不同:周厲王雖然貴為天子,可是被分封的諸侯卻不來朝拜,齊國和燕國、趙國、韓國、魏國都是當時並列的國家,卻都來朝見齊王;周厲王堵民之口結果造成國家的衰敗、自己也遭來殺身之禍,齊威王納諫使國富民強,鄰國來朝。
  
一樣的無聲,兩樣的結果,真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崔浩的父親崔玄伯被北魏開國皇帝拓跋跬所用,初任為黃門侍郎,以後參與軍國機要,草創制度,官至吏部尚書,封白馬侯。
  • 冀州故觀城人姜滕生,在唐武德末年時,忽然患了惡疾。於是就進入蒙山去治療,多年了也不見好轉。後來回家時,身上又長了爛瘡,手指甲及腳指甲都脫落了。
  • (大紀元記者黃種銘綜合編譯報道) 在美國新影片《殺死比爾》第二集(Kill Bill 2)裡,烏瑪-瑟曼(Uma Thurman)長途跋涉至中國著名的中岳嵩山少林寺學習武功。

    像這樣慕名而來的人,不隻她一個。據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9日報導,在上個月, 新加坡武術教練羅賓-梁(Robin Leong)就帶隊到少林寺受訓。有八名學生參加,他們大多是受到了電影的影響而對武術產生了興趣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根據隋末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助秦王李世民的歷史故事改編的電影《少林寺》曾使全世界興起了一股中國功夫熱。與別的寺院不一樣,少林寺還成為除暴安良,匡扶正義的象征﹔近期的影片,如《臥虎藏龍》及《黑客帝國》(The Matrix),使得少林寺又成為一種流行文化。

  • 信陵君待人寬厚,因其禮賢下士,士人爭相奔赴其門下。他養士高達三千多人。圖為趙佶《宋徽宗文會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王欽若是個外貌瘦弱的宰相,党進是個肚子裡沒什麼謀略的將軍。
  • 曹景宗以生僻的韻字作詩,劉輝開啟奇特險怪的文風。
  • 袁安雪天僵臥而不敢勞煩他人,狄仁傑望見白雲孤飛而思念雙親。
  • 包拯是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清官,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家裡還有一位傑出的女性,她就是包拯的長媳崔氏。
  • 謝敷是有才德的隱士,宋景公是賢明的國君。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都說水火無情,當人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房子被大火無情的焚毀時,那種聲嘶力竭的悲慟實在難以形容。可歷史上,卻記載了不少「反風滅火」的故事,它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大火並非無情之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