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獷 與 典雅的對話

專訪人形藝術創作者 林秋水
子嫣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30日訊】小時候愛看戲,沒想到戲曲人物就此住在記憶深處,當他開始做第一個人形娃娃,中國戲曲人物中的女子形象就這麼一個一個在腦中、在手上鮮活起來。

最近看了一場很特別的展覽——「戲夢人生」林秋水人形藝術展。一尊尊戲曲中的人形偶,從戲曲情境中定格了下來,時光凝止在戲劇張力十足的那一刻,彷彿聽到南腔北調的傳統戲曲在裙角款擺之間輕輕流瀉出來。

看了這麼秀麗精巧的人形偶,不免遐想創作者是一個怎樣巧手慧心的女子?約莫過了三十分鐘,謎底終於揭曉。他一來就抱怨說都是金庸害的,因為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有個漂亮的女生叫秋水,人家一看這名字都以為他是一位曼妙女子;出人意表的,眼前的秋水是一位中年壯漢!

打開記憶的盒子

林秋水說,從小很得父親疼愛,出門應酬都帶著他,所以他看了很多的戲曲,京戲、崑曲什麼都看。這個小跟班看戲可是看得非常投入,他曾經在看「四郎探母」中,見四郎對母親的思念那一段,感動得淚如雨下。

戲曲人物就這麼伴隨著他成長,他從來都不知道,他是那麼忠實地把戲曲人物保留在記憶裡,當他開始做第一個人形娃娃,中國戲曲人物中的女子形象就這麼一個一個在腦中、在手上鮮活起來。

他談起了人形創作的緣起:「我是基督徒,我們教會要舉行義賣,那個時候就跟教會的年輕人說,不如自己來做一些東西,可能比拿出家中不用的禮品出來充數,還要有意思;就這樣,我就參照一本書上的講解,做了一個日本的那種沒有五官的小紙人形,做的時候,感覺那種成就感就慢慢地被帶動起來。」

他又說:「然後那個時候,像我的個性就不能這樣就滿足,接下來常常逛書店,剛好看到我們老師的作品,我就被她的那種娃娃吸引了,那時候家裡也許可,就讓我去日本學習。」

林秋水的老師是頗具知名度的日本人形創作家——原康子,在短短六天的密集教學中,教會了林秋水如何做一個人形娃娃,她不但教他做的技巧,而且給了林秋水一條明徑,她說:「你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做日本人形?你應該做中國人形。」

戲曲人物典雅再現

從日本回來,他就開始嘗試用日本人形的做法去做中國式的娃娃,這麼一路走來,林秋水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娃娃了。

展場上的中國人形偶有漢、唐、元、明、清歷代仕女,有耀眼亮麗的戲曲人物——《西廂記》的紅娘、崔鶯鶯、《二進宮》的郭妃、《鎖麟囊》裡正待出閣的小姐、貴妃醉酒……千姿百態的陳列一室。

林秋水說:「做一個娃娃出來,其實很簡單,但是要抓她的神韻,做到讓她能夠吸引別人,甚至把自己所喜歡的那種對她投入的巧思,和對她整個的那種成就感的期許,那都是要靠經驗來抓。」

「那時候只要做出來,就很快樂,每一個成品,都用快樂的感覺去看它的成果。」快樂,很單純也很有內涵!那一刻,從林秋水始終落拓朗朗的笑容裡,我彷彿瞥見了古典人形偶獨有的細緻典雅!

認真埋首在自創的人形藝術十幾年,林秋水漸漸地走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並得到了各界的肯定與讚揚,近期的展覽邀約不斷,同時受到台灣郵政局的邀請,發行林秋水人形藝術圖案郵票。

只是因為單純的「喜歡」,林秋水一路用心耕耘、全力以赴,駐足欣賞的觀眾越來越多,可見得開創富有中國文化氣息的工藝家,絕不孤獨!──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提香對場景的精心設計、富於表現力的色彩,以及對人像和物件的敏銳刻畫,啟發了後世的歐洲藝術家。觀眾凝視此畫時,猶如置身人群中,彷彿藝術家要求觀者一同省視自己的良知與對神的信念。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德國的視覺藝術,相較其哲學文學音樂,是較少被德國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國藝術中的浪漫主義精神卻深深影響著其它領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風景畫。他的風景畫為什麼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對色彩與構圖的運用是德國浪漫主義的特色,他賦予風景畫前所未有的生命與意義。他將靈魂注入風景裡,而風景裡被照亮的空氣是「靈體」,讓每一幅畫作充滿個體性與內在連結
  • 馬德里擁有世界上最[ascii]著[/ascii]名的博物館之一——普拉多博物館。而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貴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畫《宮娥》(Las Meninas)是其鎮館之寶。
  • 洗手壺(aquamanile)是中世紀歐洲社會的常備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語aqua和manus,分別為「水」與「手」之意。洗手壺在宗教和世俗場合都會用到,神父在做禮拜時會用它倒水洗手;貴族和富商在宴會上也會擺放華麗的洗手壺給客人洗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