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田﹕法國之亡
【大紀元6月27日訊】承襲了德國人的嚴謹的希臘隊戰勝了法國隊。相信這個世界上必有一大批傷心欲絕的球迷﹐今夜難眠。我也是一個法國隊的球迷﹐這份感情還是普拉蒂尼的一粒完美的無效進球培養起來的。
記得剛剛開始迷戀足球的時候﹐還是一個高中生。那個時候﹐電視在家鄉的小鎮上還是稀有的東西。每到有重大的比賽﹐只能到文化館看。那裡有一間會議室﹐在主席臺的邊上﹐擺着一臺十幾英寸的黑白電視。而球迷﹐卻坐滿了十幾排長條椅子。所謂的看球﹐往往也只是在鬧鬨哄的吵鬧中聽了一場現場解說而已。不過﹐球迷們好像還是留戀當初的擁擠。多少年過去了﹐家家有了電視﹐同學們碰到一起的時候﹐回憶起當初早早去搶座位的經歷﹐還會唏噓一番。那種現場感的氣氛﹐實在不是現在獨守一臺四十寸大彩電可以體會到的。
我第一次現場感受到明星的風采﹐就是在那間小屋裡。在這之前﹐好像看過一些中國隊的比賽﹐雖然也很激動﹐但這樣的激情只是因為“中國”這兩個字而已﹐而不是因為球員們的球技。但普拉蒂尼﹐可真是讓我第一次明白了足球的魅力。
至今還記得﹐那是85年的丰田杯。對陣雙方是意大利的尤文圖斯和阿根廷的博卡青年。這場比賽﹐雙方戰成了2﹕2平。點球決戰﹐結果4﹕2。別的我也不說了﹐就是這兩組數字﹐也可以看出對陣雙方為了啟蒙我的足球文化﹐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正式比賽就進了4個球。然後的點球大戰﹐雙方射失之多﹐也充份說明瞭戰鬥的殘酷。但最吸引我的﹐卻不是這些﹐而是不在這些進球數字裡的﹑普拉蒂尼的一粒無效進球。
寫到這裡﹐19年前的一幕竟然電影一樣在我的眼前播放了出來。當時﹐右路的丹麥籍大勞德魯普邊路傳中﹐普拉蒂尼剛好運動到了博卡青年隊球門偏左的位置﹐身邊大約有三名防守隊員(這是根據電視畫面上看到的三個人)。說時遲﹐那時快﹐球不等人﹐刷拉就到了眼前。好一個普拉蒂尼﹐背對球門﹐左腳尖一跳﹐球起﹐劃了一道拋物線﹐越過了他的頭頂。普拉蒂尼也不停頓﹐車轉身﹐球到腳到﹐不等球落地﹐凌空橫掃﹐皮球應聲入網。別說他身邊那兩個防守的博卡青年隊員沒有反應﹐就是我們這些“坐着看球腿不酸”的看客﹐也被這匪夷所思的動作驚呆了。連鼓掌都忘記了。
如果事情就這樣結束﹐尤文圖斯3﹕2完勝﹐也無話說。偏偏我們這些球迷還沒有來得及鼓掌喝彩﹐那邊廂已經“軍號嘀嘀嗒﹐來了個大黑哨”——球證宣佈進球無效﹐尤文圖斯越位在先﹗
十九年歲月如風﹐刮淨了浮沙輕塵。記憶中﹐再想不起何人越位破壞了這一粒世界波﹐眼前只剩下普拉蒂尼的微笑——在被宣佈進球無效以後﹐他躺倒草坪上﹐露出了蒙娜麗沙一樣的微笑。那是滿意自己腳法的笑﹖還是對進球無效的無奈之笑﹖或是為觀眾的歡呼抱歉的笑﹖
我永遠不會知道這個微笑的含義﹐就像蒙娜麗沙的微笑一樣。但他的微笑從此讓我迷戀上了足球﹑迷戀上了尤文圖斯﹑迷戀上了法國。從此﹐浪漫在我的心裡和那粒無效的世界波聯繫了起來。在我的心裡﹐法國人的浪漫再不僅僅是香榭麗舍大道﹑也不僅僅是艾菲爾鐵塔下的香吻﹐而是足球﹐是普拉蒂尼所代表的蘭衫。
今夜﹐一定有無數的球迷與我一樣懊惱﹐為了這浪漫的死亡。如果是捷克﹑如果是英格蘭﹑如果荷蘭……﹐我想我可以承受這份殘酷﹐但偏偏是希臘——一輛在地中海組裝的德國戰車。這是否就是後工業時代足球的必然結局呢——嚴謹的偶然扼殺浪漫的想象。@
2004-06-25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