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 赌球 网站 - 体育

天韻舞春風:白居易問劉十九

龍之台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白居易,字樂天,是中唐有名的大詩人。他晚年好佛,常常往來香山寺一帶,因此又號“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詩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廣受男女老少的喜愛。他又關懷民生,寫了許多的諷諭詩。並和元稹一塊提倡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新樂府運動”,影響尤其深遠。

所謂“新樂府運動”,就是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必須取材於現實事件,來反映這個時代的狀況。這在當時以及後代,都獲得很大的迴響。

幸運的白居易不像韓愈、杜甫等一些大詩人一樣生不逢時,到死後才受到後人的推崇。他在生前便名滿天下,受到舉國上下,甚至國外的推崇。在他名聲如日中天的二十年間,各地的寺廟道觀、驛站遊亭等處的牆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詩作。而他的詩文,在那時侯甚至可以像貨幣一樣的流通呢!據書中記載,“村路賣魚肉者,俗人買以胡綃半尺,士大夫買以樂天詩。”意思就是說,在魚肉攤上,一般人會用絲布去換魚肉,而讀書人就用白樂天的詩文抄稿去換魚肉。甚至還有外國的宰相,托請前來經商的人士,在市面上以百金一篇的高價購買他的詩作,受歡迎及聲望之高可見一斑。

今天這裡要介紹的“問劉十九”,就是他膾炙人口的名詩之一。這首詩紙短情長,寫的是什麼呢?

“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綠蟻”就是酒面上浮起的綠色泡沫。“新醅酒”是新釀的米酒,在還沒有過濾時,酒面會浮著一層細如螞蟻,色澤微綠的酒渣,所以叫“綠蟻新醅酒”。而“紅泥小火爐”,是準備溫酒用的。爐裡嫣紅閃動的火光,映著碧綠清香的新酒,畫面多麼溫馨美好呀。冬天裡萬物衰敗凋零,寒氣逼人,而傍晚的這場暮雪,好像就要紛紛洒洒的飄落下來了,這時想問問好朋友劉十九,是否能一起圍爐小酌,促膝夜話呢?

人生的情趣中,同樣是喝酒,但情境卻大有不同。在這裡白居易跳脫了李白“獨酌無相親”的那種遺憾,也沒有蘇東坡“把酒問青天”的那種高寒,而是像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一首歌,沒有雕琢,言語平淡,詞句含蓄簡練,品味起來卻情味盎然,整首詩明亮而溫暖,真是一篇耐人尋味的佳品啊!

白居易二十八歲時就考中進士,一舉成名,十分得意。為官一直到了四十四歲,被貶為“江州司馬”時,是他生活和創作上的大轉捩點。在沉鬱中,他寄情山水,詩作漸轉為不問世事的風格,到了晚年時隱居洛陽,皈依佛教,潛心修行。

在盛唐前後,有許多朝廷命官與文人都是修佛的,其中有些人在修行中,能知道自己的前世,白居易也是其中之一,這也是他修行中很有趣的部份。像白居易傳世的 “白香山集”第六十八卷,有一首“自解”的詩裡就寫著:“房傳往世為禪客,王道前生應畫師。我亦定中觀宿命,多生債負是歌詩。”詩中是說道:“唐朝著名的宰相房太尉,前世是個修佛的禪師,而大詩人王維,前生應該是個畫家;我也打坐入定,用宿命通來觀看自己的前世,結果發現,自已好多世都與詩歌有著不解之緣呀!”可見白居易這個時候已經修出了宿命神通,而他的詩歌才華,也是在累世轉生中,不斷的累積而成的。這也為歷史上的“天才”,找到了最自然的解釋啊!而這種說法,也已經被當今“輪迴轉世”的科學研究所證實了。

宋代的“太平廣記”是中國最早、收錄最多小說故事的總集,其中就有一則是說白居易的:

話說有一名商人因為暴風雨迷途,他們的那條船,在大海裡飄盪了一個多月,最後來到了一座海上的大山。山中長滿了奇花異草,美如人間仙境。這裡有一座壯麗的寺觀,也碰到了一個道士打扮的人,鬍鬚眉毛全都白了。道士說:“這裡是蓬萊仙山,你們因為有緣才能來此一遊。既然來到這裡了,就到四處看看吧!”於是就派左右侍衛,帶著他們在寺觀內遊覽。

這裡有翠玉高台、碧玉般的綠樹,光彩奪目。並有一座座的庭院,門口都寫著主人的名號。走到最後一間,院門卻是鎖著的。從門縫中往裡看,只見滿庭都是不知名的珍貴花朵,堂上有一個空著的座椅,還鋪著刺繡的坐墊。商人詢問,不知這是什麼人住的呢?侍衛回答道:“這是白樂天院。主人現在還待在中國,無法回來”。

“白樂天”?那不就是鼎鼎大名的詩人“白居易”嗎?商人們回來後,這個故事就傳開了,連白居易也知道了,但他認為自己是屬於佛家,不屬於仙道的,所以還做了一首詩來紀念這件事:
“吾學空門不學仙,恐君此語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就像大凡天是釋迦牟尼佛造的一層天一樣,兜率天則是彌勒佛造的一層天。白居易認為他是學佛的人、最後應該是歸於佛家的世界。然而人在世間就像入了迷途,誰又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是什麼關連呢?也許真的是下凡的神仙呢?!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的一輩子,究竟有多少事,是可以完全由自己做主的?不僅是在生老病死上,由不得自己;即使是仁宗皇帝在見到東坡後,對他的才華驚嘆不已,說:“朕為兒孫覓得宰相之才”。但東坡的一生,總是身不由己的遷徙流離,四處為家。
  • 蘇東坡的一生中曾寫了很多的隨筆偶記,既不必有什麼傳統的包袱,也少了嚴肅的使命感。卻多了些溫暖親切,寬和成熟。也成了他極為人所喜愛的作品,〈記承天寺夜遊〉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詩是吾家事」,這不僅是家族傳承的訓勉,更是他內心深處的自我認同。詩歌,對杜甫而言,早已超越了抒情遣興的工具,或是干謁求進的手段,而是他存在的方式,是他思考、感受、回應這個世界的根本途徑。當現實將他逼入絕境,官場失意、家國殘破、身體衰敗,唯一能緊握不放的,或許只剩下這支濡染了畢生心血的筆。
  • 重陽登高,踏秋祈福,本是古人一樁賞心樂事。然而在唐朝大歷二年(767年)的夔州(今屬重慶奉節),一位霜鬢華髮的病弱文人獨上高台,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色:耳畔疾風獵獵、猿聲悠悠,眼前落葉蕭蕭、江水滾滾。
  • 三國時期有一位「醜妻」,頗爲聰慧,即曹魏大臣許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圖》。(公有領域)
    元稹悼亡韋氏詩,通首說得哀慘,所謂貧賤夫妻也。「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言其婦德;「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貧。俸錢十萬,僅為營奠營齋,真可哭殺。
  • 《人日》一詩,通過寫景,表達了冬去春來,萬物生機勃發的景象。面對雪霽後的晴天,又恰逢「人日」,所以常人舉辦各種活動來慶祝;修行之人不可能像常人那樣興高采烈,而是用「閒吟曠士懷」來抒發自己的襟懷。
  • 皮日休的這首《館娃宮懷古》,前三聯都是描寫館娃宮遺蹟的荒涼景象,尾聯則是表達了對吳王夫差因女色而滅國感到不值。同時,皮日休對越王勾踐利用美色打敗吳國的事情也頗有微詞,他在《館娃宮懷古五絕(其一)》詩中寫道:「越王大有堪羞處,祇把西施賺得吳。」
  • 人說紅塵世間原本就是一個大的名利場,待久了能有幾人不會被誘惑沉淪。守住純淨的初心,感受自然之法的圓容殊勝,自在逍遙、洒脫不羈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胡令能正是借小兒垂釣的童真視角,為我們展現了如何看淡名利把持本性,清淨無欲的純美內心畫卷。
  • 茫茫的大江南北,走正道,有時候反而事情難辦成。榆莢形如銅錢生在樹上,楊花如玉屑灑落在街頭。
  • 他從官場走來,撣去一身功名浮華,暫別塵世樊籠的束縛與喧囂。他向深山而去,迎來十方松風水月,靜看桃源仙境的清新與生機。這是他安身處世的一幢居所,也是他修行求道的一片淨地。他,篤志修禪的王維,在這座隱士輩出的終南山購置別業,從此往來於鬧市與山野之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