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乐透中奖规则图- 线上博彩全攻略

歷史故事:蘇東坡智退遼使

龍之台
font print 人氣: 772
【字號】    
   標籤: tags:

東坡在歷史上,有一樁「智退遼使」的美事,至今還常被人津津樂道。

宋朝神宗時,鄰邦遼國強大,宋朝每年要向遼進貢大批的黃金、絲帛以保和平。但遼國在文化上和宋朝相比,還是落後很多的,所以遼主耶律洪基很不服氣,總想在這方面再壓過宋朝才好。於是在一次遣使來宋朝索取貢品時,就出了個奇招。

遼使在奏完正事後,便對神宗說道:「俺遼國與宋互為友好,不在戰場上分勝負,但如能在詩文上較長短,也屬美事。俺國有副對聯,現在先呈上上聯,請貴國對答,如能對出,貴朝便為上邦。否則便為下邦,俺遼國為上邦。」說罷,便呈上上聯,只見寫著五個字:「三光日月星」。

這上聯中,「三光」的「光」字後面跟著「日、月、星」,而這三樣又都是發光的物體,所以這上聯實在寫得巧妙。這時滿朝百官,包括宰相王安石在內,大家都面面相覷,無人能對。遼使退後,神宗正發愁時,這時文與可保舉大宋朝才子蘇軾上殿對答。東坡上殿後,三步之內,就對出了下聯:「四詩風雅頌」。這下聯對得很妙,「四詩」巧對「三光」,「風雅頌」是古代「詩經」中的詩體,其中「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所以和「風」、「頌」合起來就是「四詩」。接著東坡又對出三副下聯;都是巧對:
「一天風雨雷」;
「兩朝兄弟邦」;
「三德元亨利」。

然後二人你來我往,遼使所出的對子,東坡都一一對出了。這時遼使有些驚慌了,東坡便對他說:「我也出副對聯請你對吧!你要對得出,我大宋朝便奉貴國為上邦。上聯是這樣的:『天上月圓,地下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這上聯出得非常巧妙,這時遼使真是坐立難安,全身冷汗直冒,好半天也答不出一個字來,只得向東坡俯首道:「學士真乃天人也!小臣回去定當面奏國王,大宋朝真是文風鼎盛,能人輩出啊!」從此遼國上下都知道宋朝的文化博大精深,一點也不敢小看了呢!而神宗見遼使認輸而退,龍心大悅,加封東坡為「龍圖閣大學士」,官升三品,一時傳為佳話。@

(新唐人電視台)(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崔浩的父親崔玄伯被北魏開國皇帝拓跋跬所用,初任為黃門侍郎,以後參與軍國機要,草創制度,官至吏部尚書,封白馬侯。
  • 冀州故觀城人姜滕生,在唐武德末年時,忽然患了惡疾。於是就進入蒙山去治療,多年了也不見好轉。後來回家時,身上又長了爛瘡,手指甲及腳指甲都脫落了。
  • (大紀元記者黃種銘綜合編譯報道) 在美國新影片《殺死比爾》第二集(Kill Bill 2)裡,烏瑪-瑟曼(Uma Thurman)長途跋涉至中國著名的中岳嵩山少林寺學習武功。

    像這樣慕名而來的人,不隻她一個。據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9日報導,在上個月, 新加坡武術教練羅賓-梁(Robin Leong)就帶隊到少林寺受訓。有八名學生參加,他們大多是受到了電影的影響而對武術產生了興趣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根據隋末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助秦王李世民的歷史故事改編的電影《少林寺》曾使全世界興起了一股中國功夫熱。與別的寺院不一樣,少林寺還成為除暴安良,匡扶正義的象征﹔近期的影片,如《臥虎藏龍》及《黑客帝國》(The Matrix),使得少林寺又成為一種流行文化。

  • 周厲王是一個貪婪暴戾的統治者,任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等人,壟斷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不讓平民前往採樵漁獵。大夫芮良夫規諫厲王說:“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個榮公只知道獨佔財利,卻不懂財利是從各種事物中產生出來的,是天地自然擁有的,誰想獨佔它就會觸怒很多人,榮公用財利來引誘您,君王您難道能長久嗎?”厲王不聽勸諫,還是任用榮公做了卿士,掌管國事。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話可大有來歷,出自皇帝宋真宗在《勵學篇》中的詩句。宋朝人崇尚文化、尊重知識,連皇帝為讀書代言呢!那麼,皇帝的話準不準呢,看看宋朝宋祁兄弟的故事就知道啦!
  • 在元曲領域,最有趣的作家組合莫過於「酸甜樂府」。一個喜食酸而號酸齋,一個好甜食而號甜齋,恰巧又都擅長散曲創作,因而後人習慣將二人合稱。多姿多彩的元曲,就這樣增添了幾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宋朝是個風流儒雅、詩情畫意的時代,文人輩出,也留下了許多文壇佳話。有「紅杏尚書」之稱的宋祁,因為兩首詩詞,竟然決定了他傳奇的命運!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1]說的是元代後期兩位以散曲留芳後世的大作家,「喬」即喬吉,「張」便是張可久了。
  • 俗語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文學藝術領域,要想評選出個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選,在歷史上就爭議頗多。不過對於誰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無異議,此人正是譽滿天下的關漢卿。
評論